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零工市場保障靈活就業

2024年05月17日08:59 | 來源:廈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零工市場保障靈活就業 “廈門零工市場”微信小程序上線已兩個月

  巷北工業區零工驛站內,零工正在進行求職登記。廈門市人社局供圖

  目前,全市共建成6個零工市場和20個零工驛站,遍布島內外6區。圖為同安區零工市場。記者 何無痕攝

   短短兩個月間,外來務工者老陳眼中的“等活”,已經發生變化——“3月份,我和幾個老鄉在路邊綠化帶裡等活,現在,這裡建了個‘零工驛站’,還幫我們錄入了求職信息。”他咧開嘴笑了笑,“等活時,心裡踏實了很多。”

  同安鳳林美零工驛站裡,像老陳一樣的外來務工者,時不時低頭看手機,翻看“廈門零工市場”微信小程序裡的招工信息,“你看,要建筑工和綠化養護工的其實不多”“有需求裝空調的,天熱了,我們應該去學一下”……大家小聲地商量著。

  無論是“零工驛站”,還是“廈門零工市場”平台,對於外來務工者來說都是新鮮事,這背后則是廈門對“就業大民生”的積極探索。市人社局說,自去年底廈門市開始建設“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工市場”后,零工市場生態“壹引其綱,萬目皆張”,迸發出更多需求,帶動更多創新變革。

  加強零工驛站日常監管、開展運行監測、做好崗位信息歸集……眼下,一系列工作正在加速推進,零工市場快速規范化,已經成為穩就業、創就業、助就業的重要力量。

  推出零工用工小程序

  線上線下一體化保障就業

  “今天讓大家聚在這裡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怎麼更好地從線上線下進一步完善我們的服務,讓零工能切實享受到便利的服務。”近日,由市就業中心組織的一場座談會在烏涂社區零工驛站召開,中心三級調研員劉川開門見山,希望大家說重點、說難點、說痛點。

  “現在零工注冊量增速快,但入駐企業數量少。”“如果想讓大家使用小程序找工作,那麼操作必須簡單,最好兩步就能實現信息對接。”

  大家熱烈討論的小程序,名為“廈門零工市場”,於今年3月份開始試運行並開展宣傳推廣,目前推廣數達8126人,其中實名注冊數1313人。

  點開小程序,頁面前兩行功能欄,分別是保姆/月嫂、保潔/搬家、家電維修、管道水電、建筑裝修、生活配送等熱門職位,在頁面下的熱門推薦,招聘外賣騎手、醫院陪診、電子廠臨時工、視頻剪輯、空調清洗工……各類招工信息五花八門,均標明工作時間,而且,點擊“離我最近”的選項,工作地點從近及遠排列,一目了然。

  小程序主打線上,零工市場、零工驛站則服務線下。市人社局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全市共建成6個零工市場和20個零工驛站,遍布島內外6區,查詢具體地點也很方便:點擊小程序上的“零工驛站”選項,各驛站地點直觀顯示在地圖上,再次點擊還可看到具體聯系人、電話。

  “為零工供需雙方牽線搭橋,這是一次積極探索,標志著廈門市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工市場建設初見成效。”劉川說,相關工作的目標,是以“政府主導、公益服務、線上為主、線下為輔”模式,建設具有廈門特色的零工市場。

  座談會等形式的調研還會繼續推進。劉川說,后續,零工市場建設工作流程及績效評估等規章制度將陸續出台,推進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

  配置優質資源

  做好零工權益保障服務

  擁有十余年勞務工作的豐富經驗,李政如今有了新的身份——同安區烏涂社區零工驛站負責人。

  什麼是零工?通常概念中,零工屬於“日結”的工人,不存在勞動關系,而是勞務關系——對有一定技能或勞動能力,又不能做長期工作的靈活就業群體來說,做零工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對個人、家庭、社會來說都有重要意義。

  “零工驛站”是新鮮事物,最熟悉零工群體的李政,擔任驛站負責人,最合適不過。“最早我們理解的零工就是非全日制用工,一般每天工作不超過4小時,主要以制造業企業為主,但隨著近幾年新興業態的發展,靈活招聘的需求越來越大,零工群體的體量繼而也不斷龐大,零工也漸漸不再像以前隻依附於一家企業,而是多點供職,四面開花。”他告訴記者。

  廈門的零工群體有自己的特點。調查顯示,有一部分零工群體是做兼職,把零工做副業,他們中有的人是國企、外企職員﹔另外一部分,是初來乍到的外來務工者,他們將滿足傳統制造業潮汐用工驅生的零工需求。

  “十多年間,我個人明顯感覺到,零工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個人能力越強,多處供職的機會就越多。這對零工市場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要想辦法把優質資源進行最大化配置。”李政說。

  市人社局介紹,當前,廈門市零工市場運行已實現動態監測,如求職人數、招聘崗位信息均有分析報告,這有助於掌握供求變化趨勢。

  零工賺的是快錢,但權益保護不應遺漏。針對權益保護需求,除了保險,“益鷺保”等產品將為零工從業者提供意外傷害保障﹔勞動監察、勞動仲裁等機構打通普法渠道,依托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中心開展勞務糾紛調解、法律宣傳援助等權益保障服務。

  “點對點”接洽供需

  幫助零工從業者以職求生

  其實,不少人打零工是無奈之舉——受制於信息不暢、個人能力不匹配等原因,一些務工者一時找不到長期工作,隻能依靠打零工來短期過渡。廈門“零工市場”的另一個發展方向,就是撮合供需,實現更穩定的就業。

  今年春節剛過,國鐵南昌局集團江西南鐵商務旅行服務有限公司對外發布招聘信息,急需動車餐吧服務人員和隨車保潔人員數百名,主要招聘地區為江西、福建兩省。在這次緊急招聘工作中,市人社部門、思明區零工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

  “企業用工急,招聘反應要快。我們積極協調各區就業中心,通過廈門i就業公共服務平台、轄區精准就業幫扶系統等線上招聘渠道,以及思明區零工市場等線下招聘渠道雙管齊下。”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

  短短4天內,300多名求職者提交報名簡歷,崗前宣講、崗前培訓及面試同步推進,很快,50余名求職者順利上崗,解決企業燃眉之急。

  據悉,廈門市將建成零工市場動態管理名錄,向社會廣泛公布地址、運行時間、職業(工種、崗位)、聯系方式等信息,為供求雙方對接提供指引。

  針對年齡大、技能單一、低收入家庭、殘疾等求職群體,零工市場建設也極具意義。

  “在與用工主體開展‘點對點’對接洽談中,我們積極引導企業積極發揮社會責任,優先招用困難零工從業者。”該負責人說。當然,這不是“加包袱”,在上崗前,困難零工從業者都會接受就業幫扶,如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服務,實現以職求生、以業立世。(記者 徐景明 何無痕)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