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創新打造“智”“惠”便民服務  廈門全面打通台胞醫保服務“最后一公裡”

2024年05月17日17:1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5月17日電 一次突發疾病,在廈工作的台胞甘先生花費了3000多元醫療費用。在辦理出院手續時,面對一堆繁雜的材料和表格,連同需要專門回台灣辦理健保核退的“難題”,甘先生有些頭疼。

這時,醫院門診大廳設置的一個醫保台胞服務站引起了他的注意,抱著試試看態度,甘先生上前咨詢。未曾想,服務站的工作人員不僅幫甘先生審核了報銷材料的完整性,協助他把材料郵寄回台灣,還同時為避免退件及“往返跑”,直接把報銷費用打到了他的賬戶……感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務,甘先生為此贊不絕口。

事實上,這是廈門市醫保部門讓台胞享受到實實在在就醫便利的一個縮影。 一直以來,聚焦在廈台胞就醫的“急難愁盼”,該市醫保部門充分發揮廈門對台獨特優勢與先行示范作用,持續深化創新改革,打造“智”“惠”便民服務,打通在廈台胞醫保服務“最后一公裡”,持續推出多項創新做法,為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貢獻醫保力量。也為此,廈門市醫療保障中心《數字賦能“智”服務 以心促融“惠”兩岸》案例還於近日獲評國家醫保局“為民辦實事”典型案例。

數字賦能“智”服務 醫保惠台服務再升級

記者了解到,為解決參加台灣健保的台胞在廈就醫“難點”“痛點”,廈門醫保部門率先破題,成立9家醫保台胞服務站,實現全市六區全覆蓋,為台胞提供就近辦理門診、急診及住院5日內就醫的健保報銷“一站式”結算服務,破解台胞在大陸就醫購藥回台報銷“路途遠、手續雜、期限久”等難題。

“健保核退涉及公証的手續,原來需要到公証處辦理,現在出院時就能直接辦,對廣大台胞來說,真是太方便了。”在廈門生活十幾年的台胞劉先生,因身體不適住院治療了11天,花費了13000多元醫療費。原以為報銷費用又要來回跑,出院時卻發現,醫院的醫保台胞服務站可以直接辦理“線上公証”,僅10幾分鐘時間就完成了全部手續。

而在過去,台胞住院5日以上(含5日)醫療費用的健保核退結算事宜,需要本人在出院后先去當地公証處辦理公証手續,拿到公証書后才能赴台辦理后續事宜,步驟多、流程雜、耗時長。對此,廈門醫保部門創新推行“醫保+公証”服務,將台胞健保核退公証環節試點前移至醫保台胞服務站,實現“院內直辦”“線上公証”,並為台胞提供專業的健保核退結算服務流程指導等,讓他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就醫便利。

截至目前,醫保台胞服務站已累計提供台胞健保報銷咨詢超3100人次,代辦健保報銷業務超290余件,提供健保涉台公証咨詢超130人次,成功受理健保涉台公証業務16起。在此基礎上,廈門市還積極打通兩岸醫保交流新渠道,與國家醫保研究院等智庫和高校合作,牽頭建立全國首家“閩台醫保研究院”,圍繞兩岸醫(健)保政策、台胞醫保結算銜接等開展課題研究與實踐交流,引導廣大台胞積極建言獻策,探索增進兩岸同胞醫保領域民生福祉的新思路。

以心促融“惠”兩岸 構建惠台福祉新支撐

在廈門,類似醫保惠台服務的暖心案例還有很多。

台胞楊女士剛到廈門時就積極參加了該市的基本醫療保險,並於2012年、2014年先后兩次領取到了生育津貼。“隻需線上申請,手續非常便捷,廈門醫保服務真的好!”

一直以來,廈門市醫保部門先行先試,支持在廈就業及就學的台胞、居住且辦理居住証的非就業台胞,按規定參加廈門市基本醫療保險,與本市參保群眾享受同等待遇。

有了這樣的暖心經歷,如今楊女士不僅一家五口都參加了廈門市基本醫療保險,還成了廈門醫保“代言人”,熱心動員身邊的台胞朋友也參加。“參加醫保,我們有了更好的健康保障,平時看病買藥方便,還能享受醫保碼電子支付和各種線上服務。”楊女士說。

工作人員介紹,聚焦參保群眾醫保經辦領域需求,廈門市醫保部門數據共享創新服務方式,系統集成提升辦事體驗,多維發力織密服務體系,推動醫保服務從“能辦”向“快辦”“好辦”轉變,從“讀卡辦”向“掃碼辦”轉變,從“網辦”“掌辦”向“免申即辦”“免申即享”轉變,實現經辦速度與品質雙提升,讓醫保經辦“走新”更“走心”。

數據顯示,目前廈門超過90%醫保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構建了“15分鐘醫保服務圈”,全市超2000家定點醫藥機構實現100%就醫購藥邁入“碼”時代,各政務服務中心醫保經辦窗口、592個醫保基層便民服務代辦點、13家醫院醫保服務站皆可一“碼”通辦,異地就醫也實現一“碼”秒辦結……“數字賦能,參保群眾和在廈台胞都能不斷感受廈門醫保政務服務‘再提效’,就醫辦事‘再加速’,基層服務‘再升級’,切實感受到醫保服務暖心、舒心、放心。”工作人員說。

廈門市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醫保部門將以兩岸同胞健康福祉為立足點,深挖數據要素應用潛力,創新升級便民服務模式,通過數據賦能醫保經辦向兩岸同胞釋放制度紅利,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關於“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奮力寫好醫保領域“通、惠、情”文章,為譜寫“兩岸一家親”新時代新篇章貢獻更多力量。(張萌 夏銥)

(責編:吳舟、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