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漳州南靖:用好世遺品牌  賦能鄉村振興

2024年05月17日17:4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申遺前后對比太大了。”居住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土樓內的居民簡永順以前全家以種植茶葉為生,現在在土樓內經營小賣部還兼職當導游,收入相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游客在南靖土樓景區參觀(資料圖)。南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游客在南靖土樓景區參觀(資料圖)。南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南靖縣境內擁有土樓1.5萬多座,其中大型土樓1300多座,以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規模宏大、造型奇異而聞名於世,其中有“兩群兩樓”(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懷遠樓、和貴樓)共20座土樓於200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土樓申遺成功16年來,南靖縣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充分發揮“世遺土樓”這塊金字招牌作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土樓鄉村從“窮山溝”變為“聚寶盆”。僅在今年“五一”假期,南靖土樓景區接待游客超過12.9萬人次,在漳州全市38個A級景區中排名第一。

作為土樓的原住民簡永順經歷了土樓申遺前后的變化,“當時,土樓屋前有豬圈,屋后搭茅廁,周邊環境較差。”隨著申遺成功,土樓內部及周邊環境整治力度加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原先雜亂的環境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坦整潔的柏油大道、錯落有致的古民居、郁郁蔥蔥的綠化帶、整齊劃一的小攤點。

截至目前,南靖土樓景區在道路設施方面新改建“產業路”120公裡,惠及沿線17萬農民群眾,推動實現“路暢產業興”,完成漳武高速、S318省道改造、景區道路“白改黑”等工程200多公裡。

近年來,南靖土樓景區不斷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游玩(資料圖)。南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南靖土樓景區不斷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游玩(資料圖)。南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同時,南靖縣創新做好土樓水鄉水利風景區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與水域環境治理等工作,典型經驗入選國家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堅持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推動田螺坑土樓群入選全國鄉村精品旅游線路,土樓星空入選全國第二批“天氣氣候景觀觀賞地”。

基礎設施提升了,環境變好了,游客也就變多了,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在當地就業,為鄉村振興帶來了富余勞動力。

隨著土樓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一朝成名天下知”,享受到世遺土樓帶來紅利不僅僅是留守的原住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嗅到了發展商機,紛紛返鄉創業。

在世遺樓懷遠樓旁,一家民宿正准備試營業。“世遺土樓的名氣越來越大,以前設施普通的民宿已經達不到游客對居住舒適度的需求。”民宿老板簡佳男介紹道。如今,他的民宿從41間普通住房,升級為隻有12間高檔住房,房間數雖然減少,但收入卻提升了不少。

如今,像簡佳男一樣返鄉創業的青年還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超2.5萬名新生代土樓人返鄉創業,他們經營民宿、飯館、酒吧、商店等,與土樓同發展、共命運。

近年來,南靖縣結合資源稟賦優勢,舉辦了南靖土樓馬拉鬆賽、全國自行車騎游大會等一批品牌賽事,打響了“福建土樓·五福南靖”品牌。南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南靖縣結合資源稟賦優勢,舉辦了南靖土樓馬拉鬆賽、全國自行車騎游大會等一批品牌賽事,打響了“福建土樓·五福南靖”品牌。南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南靖縣還與高校合作成立南靖土樓院士工作站,培育土樓文藝創作、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等領域人才23名。圍繞農業新質生產力、茶葉種植、旅游營銷等內容,南靖縣還舉辦技能培訓4期10班次,培育400多名“三農”專家、鄉土人才和致富能手,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此外,近年來,南靖縣堅持先行先試積極推進“土樓確權+入市試點”工作,頒發土樓不動產權証32本,2宗土地總價474萬元成功拍賣,增加屬地村財收入293萬元。堅持敢闖敢干,針對未列入世遺的土樓進行活化利用,探索成立“南靖土樓茶”公共品牌,推動南靖土樓茶遠銷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年創產值3.7億元,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同時,依托“土樓經濟帶”,南靖縣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全力培育新“增長點”。2023年,南靖土樓景區共接待游客371.1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6.23億元,帶動文旅全產業消費超1200萬元﹔堅持以項目建設推動發展,共開展文旅招商推介會20場次,引進雲水謠南華岩等16個文旅項目、總投資超過40億元。(蘇海森 楊新棟 魏樹煌)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