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兩岸42支隊伍一起擊水奮楫  第十七屆海峽兩岸龍舟賽將於5月25日在廈門集美鳴啰開賽

2024年05月17日20:4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5月17日電 (余乃鎏)“設置兩個項目、四個組別”“共有42支隊伍參賽”“繼續把賽事打造成海峽兩岸集文化、體育、文創、旅游多位一體的交流平台”……17日,廈門市集美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4年第十七屆“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暨第九屆中國龍舟拔河公開賽有關情況。

發布會介紹,本屆賽事主題為“龍舟集美行,兩岸一家親”,將於5月25日至26日在集美龍舟池舉行。本屆龍舟賽設置了22人龍舟200米和500米直道賽兩個項目,以及社會男子組和女子組、青少年男子組和女子組四個組別,共有42支隊伍參賽,包括大陸25支、台灣17支(青少年隊伍8支)。

新聞發布會現場。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新聞發布會現場。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其中,25日上午進行龍舟200米直道賽比賽,下午進行龍舟500米直道賽比賽預賽、復賽、半決賽或輪次賽(第一、二輪)﹔26日上午進行各組別500米直道賽決賽或輪次賽(第三輪)及總決賽,下午開展第九屆中國龍舟拔河公開賽。

“通過集美龍舟賽牽線搭橋,兩岸同胞走向更深入的龍舟文化交流互動。”龍舟賽組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本屆龍舟賽吸引兩岸運動員參賽、兩岸裁判同台交流。其中,來自台灣地區的參與人數近500人,包括首次組隊參賽的花蓮女隊和城隍廟女隊,以及時隔十年重新組隊參賽的高雄樹豆男子龍舟隊。

2023年海峽兩岸龍舟賽現場(資料圖)。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2023年海峽兩岸龍舟賽現場(資料圖)。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不僅如此,今年龍舟賽青少年隊伍佔比近六成,充分體現了集美龍舟賽注重青少年的培養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並邀請了國內龍舟水平較高的廣東省及普及性較高的浙江省組隊參賽,以提升賽事競技對抗水平和精彩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除精彩賽事外,組委會還將利用海峽兩岸龍舟賽這一平台紀念嘉庚先生,弘揚“忠公、誠毅、勤儉、創新”的嘉庚精神,宣傳嘉庚教育理念。屆時,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沉浸式弘揚嘉庚精神、傳承龍舟文化,體現集美煥新文旅,文體旅為一體發展的成熟態勢。

海峽兩岸龍舟賽在集美龍舟池舉行(資料圖)。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海峽兩岸龍舟賽在集美龍舟池舉行(資料圖)。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發布會還介紹,時值龍年,本屆龍舟賽事氛圍及配套活動將圍繞“五龍迎端午”——天上飛龍(龍旗飛舞)、岸上舞龍、水上龍舟、龍行網絡(網絡直播)、文創“龍小舟”展開,著力把“龍”元素與競賽深度融合,深挖龍舟文化內涵,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此外,賽事期間還將舉辦多個特色配套活動,包括首次推出集美特色龍舟文創市集、舉辦第十九屆集美(端午)詩會和集美龍舟紀實攝影展等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同時,依托龍舟賽事,因地制宜將吃、住、行、游、購、娛、研學等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個以賽事帶動文化、旅游、教育(研學)、文創等多方面有機融合的“臨時大景區”。

歷屆賽事均吸引兩岸龍舟健兒參賽(資料圖)。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歷屆賽事均吸引兩岸龍舟健兒參賽(資料圖)。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已成廈門市集美區城市名片的“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嘉庚杯”為龍舟賽男子組總決賽獎杯,“敬賢杯”為女子組總決賽獎杯),起源於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凝聚各方力量的龍舟賽事,其不僅“一賽兩杯”“男女分設”在全國龍舟賽事中獨一無二,還兼有大力弘揚陳嘉庚先生愛國愛鄉、傾資興學的精神,促進兩岸民俗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歷經多年發展,海峽兩岸龍舟賽漸成體系,成為弘揚嘉庚精神、文體旅融合的品牌活動,同時也是密切海峽兩岸民眾血脈相連、增進兩岸同胞文化認同的重要平台。”賽事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參賽龍舟隊擂鼓奮楫爭先(資料圖)。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參賽龍舟隊擂鼓奮楫爭先(資料圖)。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工作人員介紹,為加強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打造廈門集美特色的兩岸文化交流平台,首屆“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於2006年舉辦,兩年后升格為國家級賽事,且納入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和中國龍舟協會的年度賽事計劃﹔2010年被國台辦確定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重要項目,2011年龍舟賽升格為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

此后,又於2014年增設“男子23人龍舟拔河賽”,首屆中國龍舟拔河公開賽落戶集美龍舟池,開創了中國龍舟拔河公開賽正式競賽項目的先河,之后連續成功舉辦八屆,集美也由此成為唯一一個持續舉辦中國龍舟拔河公開賽的賽區。期間,該項賽事在2017年被正式納入海峽論壇,成為海峽論壇期間首場重要文化交流活動。

(責編:吳舟、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