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海博物館讓參觀者開闊視野——
潮聲萬裡 向海圖強(文化中國行·走進專題博物館)
上海洋山港遠眺。
計海新攝
中國航海博物館館內的仿制福船。
受訪者供圖
滄海與中華,有著怎樣的交集?
山頂洞人的貝殼,殷商人佔卜的龜甲,源自大海的饋贈。山海經朴素的海神觀念,洛神賦圖描繪的樓船和海龍,先民充滿遐想。從高聳的青藏高原到浩瀚的太平洋,在這個文明的搖籃裡,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從容不迫。
上海,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中國航海博物館便“停靠”在這裡。該館於2010年對外開放,室內展覽面積2.1萬平方米,分設航海歷史、船舶、航海與港口等展館,藏品超2萬件(套),還有一處分館——上海潛艇展覽館。徜徉其中,感受從未如此強烈:經略海洋,中國古已有之。
中國古代航海史源遠流長
走進大廳,一艘仿制的福船位於中央,總長31米、型寬8.2米,四五層樓高。眼前這艘船,採用明朝制船技藝手工建造,可下水航行。
福船是中國古代海船的一種著名船型,是對福建、浙江沿海一帶所造尖底海船的統稱。自古以來,東南沿海人們的性格就被打上了海洋的烙印。古籍記載,這裡“以船為車、以楫為馬”,有的更是“不能一日無船楫之用”。福船由於結構堅固、容量大、吃水深、操縱性好,適用於遠洋航行。
“隋唐宋元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經濟的高度發展為航海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航海歷史展館,中國航海博物館講解員黃艷艷邊走邊介紹,“這塊區域,重點展示了隋唐宋元時期的各類古船模型。”
在盛唐造船基礎上,宋朝制造的海船載重量大,結構精良,設計齊全。宋朝海船在當時世界上是獨步一時的,北宋便有“海舟以福建船為上”的美譽。
1974年,泉州灣出土一艘宋船殘骸。復原后,900多年前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航海工具現世。“可載1000人,內有水手600人,兵士400人”,當時來華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對巨船印象深刻。而宋朝官員的筆記中,也有類似記錄:可儲存數百人一年所需的糧食,能養豬、釀酒。
中國古代航海史源遠流長,產生了許多性能優良的海船類型,以“龐大”“穩固”“安全”著稱,在世界造船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從吳國大翼戰船模型,到“福、沙、廣、鳥”四大海船,再到明寶船廠遺址的大舵杆……展館內,征帆如碑,濃縮了中華民族的智慧,佇立在穿越時空的長風中,雄峙瀚海千百年。
然而,歷史的汪洋中,沒有哪種文明能夠永遠一帆風順。長期的封建統治,導致中國的造船技術和性能逐漸落后,帆船再難與資本主義列強的商船相抗衡。晚清,官僚買辦認為“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造船業陷入蕭條。到了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意識到先進生產技術是富強根本,興建一批船廠,位於上海的江南機器制造局最為有名。
在近現代航海史展區,“江南造”經典艦船模型,像一部船廠簡史,講述著民族造船業的自強不息。新中國成立,江南造船迎來新生。第一艘潛艇、護衛艦,第一艘自行研制的國產萬噸輪、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中國第一廠”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見証滄海桑田。
如今,中國航海博物館北延70公裡,崇明長興島,依長江、瀕東海,深水岸線一望無際。江南造船集團公司長興基地,新船接單、開工、入塢、出塢和試航應接不暇。在這裡,造船工用榔頭傳話,與鋼板交談。船隻的噸位,計量著他們對祖國的摯愛。2012年以來,從全球艙容最大的超大型乙烷運輸船順利交付,到世界最大的核動力集裝箱船設計得到認可,我國大型民用船舶領域實現新突破。
行至航海歷史展館結語處,一組數據很是亮眼:2016年至2021年,中國造船新接訂單量、造船完工量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手持訂單量連續6年居首。紀錄,仍在刷新。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佔全球總量的53.8%、69.6%和56.7%。中國船舶企業訂單充足,沿海船塢一派繁忙……
跨洋之旅讓“國貨”出圈
自鄭和下西洋600多年,這個中國人的名字,就像航標燈在茫茫夜海閃耀。作為航海先行者,他以意志作槳、智慧為舵,飲風餐浪二十八載,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麾下2.7萬多名壯士,200多艘寶船,滿載精美的絲綢、茶葉、瓷器,還有中藥、金銀、工藝品﹔“牽星術”精確引航,“水密隔艙”不易翻沉,航海圖為哥倫布等航海家競相尋找,率先近一個世紀領跑世界航海探險﹔船隊遠涉太平洋、印度洋,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
目光有多寬廣,思想有多遠,胸懷才能有多博大。
《大明混一圖》復制件高高懸挂,是中國航海博物館一處熱門打卡地。原圖繪於明洪武年間,高3.86米,寬4.56米,是我國目前已知尺寸最大、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圖。
前不久,“域外遺珍——漳州窯瓷器特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落幕,緊接著,“草木生光輝:航向世界的中國植物”布展亮相。從器物到植物,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意涵豐厚、星光熠熠。
“自漢朝起興,經唐宋元明,海上絲綢之路進入巔峰階段。經濟繁榮,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跨洋貿易被賦予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國航海博物館陳展部副研究館員單麗向記者展示了一幅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示意圖。當時,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航行路線。一條,是從明州港(寧波)出發,去往日本、朝鮮。另一條,從泉州、福州、廣州等港口,經過南海,到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地。
古代,不少貿易船舶不幸沉沒海底,卻成為今天重要的水下文化遺產,見証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航跡。在館內參觀,不時就能看到沉船上出水的部分瓷器。據介紹,此前南宋沉船“南海一號”被整體打撈,就出水了包括德化窯、磁灶窯、景德鎮窯、龍泉窯等宋代名窯產品超過30種。
普及航海文化,追逐強國夢想
黃浦江畔,原江南造船廠船塢,步入上海潛艇展覽館,中國航海博物館最大的展品——“長城191號”潛艇引人矚目。我國第一代自主研發建造的常規動力潛艇,從南海艦隊退役,由人民海軍贈給上海市,停靠於此。觀眾從升降口順直梯進入,沿著內部動線,沉浸式體驗潛艇官兵曾經的工作生活場景。
長風大浪任縱橫。人類歷史証明,一個沒有海洋意識的民族,往往命運多舛。
1895年2月,北洋水師強敵環伺。威海灣,劉公島外,日本聯合艦隊封鎖出海口,攻佔南北幫炮台。清廷的援兵,遠在數百公裡之外。勸降書,遞到了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的面前。“貴國目前的處境……源於一種制度……這是幾千年的傳統:當貴國與外界隔絕時,這一制度可能是好的。現在它卻過時了。”
無疑,大海曾是天然的屏障,護佑了中華文明在廣袤的陸地茁壯成長。但從1840年起,已不可能與世隔絕了。“國家欲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海上”。一批仁人志士把目光投向深藍。
1841年,林則徐將被發配,摯友魏源趕來送別,二人在江蘇聚首。林則徐以《四洲志》等譯著和資料相贈,希望將其編撰成書。《海國圖志》一反重陸輕海的觀念,為近代中國勾畫了海洋藍圖,提出國家應創設一支強大海軍。
大海滔滔,鐵流滾滾。1949年4月,人民海軍從江蘇泰州啟航,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引下劈波斬浪,樹立一個個轉型發展的裡程碑。進入新時代,從首艘航母遼寧艦交付,到國產航母山東艦入列﹔從長征18號艇、大連艦、海南艦等海軍三型主戰艦艇集中入列,到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艦首次海試……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強大的現代化海軍成為重要的戰略支撐。
在大海中,學會游泳。面向青少年普及航海文化,讓他們追逐強國夢想,是中國航海博物館社教部副研究館員曾凌頌的工作之一:策劃“尋找古詩詞中的航海和舟船”展教項目,征集中小學生書畫作品﹔邀請中遠海運公司船長、中國海洋大學教授等開設直播講座,分享航海經驗和知識﹔與上海市交通團工委合作組織“星火·遠航”志願服務,大學生社團遠赴山區開展航海科普……曾凌頌說,青少年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智慧,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文化自信將更加堅定。
…………
最近,中國航海博物館的觀眾又多了起來。“舟楫中國:中國古代舟船文化特展”舉辦,130件館藏珍品,全方位展示古代中國舟船文明的源流衍變。承載中華民族智慧的中國舟船,穿梭於江河湖海,以先進、創新、包容的姿態,在世界航海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