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設立臨時保護區”“組建巡護隊伍”  廈門思明為飛鳥“安家”

2024年06月11日11:5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成群燕鷗在廈門思明環島東路一帶堤岸頻頻現身。柯玉坤攝

成群燕鷗在廈門思明環島東路一帶堤岸頻頻現身。柯玉坤攝

思明區為燕鷗設立的臨時保護區。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思明區為燕鷗設立的臨時保護區。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人民網廈門6月11日電 (陳博、余乃鎏)近日,在廈門市思明區環島東路一帶堤岸,成群結隊的燕鷗如約而至,它們在碧海藍天間盡情翱翔、踏浪嬉戲、追逐魚群,成為這個夏季一道靚麗風景線。

假日的廈門環島路,游人如織,飛鳥翔集。漲潮時分,成群燕鷗飛過波光粼粼的海面,聚集在長堤附近捕魚……層層海浪拍打著沙灘,徐徐海風帶來了絲絲涼爽,游人、鷗鳥、海浪描繪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在廈門現身的燕鷗主要有大鳳頭燕鷗、白額燕鷗、粉紅燕鷗、黑枕燕鷗、褐翅燕鷗和白翅浮鷗共6種。”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除大鳳頭燕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外,其余5種均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據悉,燕鷗因與家燕的尾形相似而得名,是鷗科中體型較小的類群,有很強的遷移性,每年會飛往熱帶及亞熱帶海洋越冬。廈門市觀鳥協會理事柯玉坤介紹,隨著近年廈門市海域生態環境的向好,優質的海水引來了大量魚群,這為前來棲息的燕鷗群提供了豐沛的食物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為積極倡導文明觀鳥、愛鳥護鳥,減少人們圍觀等影響燕鷗繁衍棲息,思明區還在燕鷗頻現的環島東路一帶堤岸設立了臨時保護區,組建專門巡護隊伍,使用實時監控等加強巡護。工作人員提醒,每年5月15日至8月15日的保護時段,市民游客可在保護區外的候鳥觀測點,遠距離觀賞燕鷗的靈動身姿。

長堤上的鷗鷺“同框”。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長堤上的鷗鷺“同框”。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雄性白額燕鷗捕魚歸來,將“戰利品”喂給雌鳥。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雄性白額燕鷗捕魚歸來,將“戰利品”喂給雌鳥。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白額燕鷗在游船間飛行。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白額燕鷗在游船間飛行。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長堤盡頭燕鷗翔集。柯玉坤攝

長堤盡頭燕鷗翔集。柯玉坤攝

燕鷗的尾形酷似家燕。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燕鷗的尾形酷似家燕。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白額燕鷗在堤岸上休憩。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白額燕鷗在堤岸上休憩。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堤岸上梳理羽毛的白額燕鷗。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堤岸上梳理羽毛的白額燕鷗。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志願者在候鳥觀測點為游客講解傳授燕鷗的知識。林荷靜攝

志願者在候鳥觀測點為游客講解傳授燕鷗的知識。林荷靜攝

市民游客在保護區外的候鳥觀測點觀賞燕鷗。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市民游客在保護區外的候鳥觀測點觀賞燕鷗。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