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閩清縣三溪鄉溪源村:挖特色資源為產業“獻寶”

2024年06月11日16:10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挖特色資源為產業“獻寶”

  初夏時節,位於閩清縣三溪鄉溪源村的溪源裡主題度假樂園建設工地上,水上漂流、十二生肖木屋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計劃在今年暑假期間試營業。興建主題度假樂園,得益於溪源村擁有5公裡多長的溪流,以及溪流兩岸的綠樹青山等“寶貝”。

  深入梳理和挖掘生態環境、人文歷史、特色農產品等資源,溪源村打造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實現從產業薄弱村到“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全省鄉村治理示范村”的蝶變。

  牆上的彩繪、坐在長椅上的公仔……走進溪源村,隨處可見兩個童趣可愛的卡通形象,這是“YOU好溪源”的品牌形象標識——小油和小茶。

  這個品牌IP的設計理念,源於溪源村的特色農業產業——油茶。溪源村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十分適合油茶生長,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種植歷史。全村種植油茶近3000畝,年產茶油約40噸,享有“閩清茶油第一村”的美稱。

  村裡還有一個名為“長順油坊”的茶油壓榨手工作坊,始創於1895年。2018年,溪源油坊榨油技藝入選福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老油坊裡,蒸烤、過篩、制餅、上架、壓榨等古法榨油工具一應俱全,堪稱傳統榨油的活標本。”這項市級非遺的傳承人張宗明介紹。

  依托油茶,溪源村抓住福州市被列入首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的契機,對標“兒童友好”主題,打造“YOU好溪源”鄉村特色品牌,涵蓋“油好香村”“游好鄉村”等多個產業子品牌,通過品牌定位引領產業轉型。

  省財政廳派駐溪源村第一書記華寧介紹,以茶油的生產、加工、研學為核心,溪源村建成了以百年油坊為中心的研學基地。此外,溪源村還建立農產品展銷中心,讓游客“一站式”購齊溪源特色產品。

  一座佔地3000多平方米的“微農學堂”,在溪源村十分醒目。步入學堂,三棟教學樓一字排列,設有“微農教室”、“微農試驗室”、專家服務站等。

  “微農學堂”的前身,是溪源村閑置的小學校舍。近年來,隨著村民外流,溪源村小學停辦,校舍資產“沉睡”。為了盤活校舍資源,溪源村鄉賢捐資300多萬元,將小學校園改造成“微農學堂”。

  作為村裡的“農業新產品技術孵化基地”,“微農學堂”配有微農實踐基地33畝、種植基地106畝。2021年,“微農學堂”在基地試種的10畝甜糯玉米新品種取得成功,並於2022年開始向部分村民推廣種植了50畝。與種植蔬菜對比,每畝可增收2000元。“微農學堂”成立以來,為當地農戶舉辦油茶、玉米、生姜等10多種農產品培訓班,培訓農戶1000多人次,帶動種植戶實現增收。

  溪源村的村名,來源於蜿蜒流淌的一條溪流——溪源溪。這條溪長達5公裡多,是村裡寶貴的生態資源。如何開發利用?一場場鄉賢座談會,逐漸確立了建設溪源裡主題度假樂園的產業發展思路,並且引回了在三明市成功開發尤溪聯合梯田等文旅項目的鄉賢張延棋,由他承擔起牽頭負責項目實施的重任。

  張延棋介紹,村裡首先邀請專業團隊編制了《閩清縣三溪鄉溪源裡景區旅游總體規劃》,景區總規劃面積7.25公頃,包含油茶觀光、研學基地、河道漂流以及瀑布自然景觀。項目一期主要建設沿溪休閑步道、水上漂流、十二生肖木屋等設施。

  按照規劃,溪源裡主題度假樂園項目涉及13個子項目。為順利推進建設,溪源村充分激發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探索“政府引導+集體入股+公司運營”模式,引導社會各界投身鄉村振興。

  “全村1974人共同成立了集體經濟合作社,實行集體入股,在項目中佔股51%,讓全體村民成為大股東。”華寧介紹。

  各方力量向項目匯聚。鄉賢張延淼主動承擔91個景點的導游詞撰寫工作﹔駐村第一書記、科技特派員等積極對接部門、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精准科技助力﹔村民自發參與改造古民居、四合院,為景區打造旅游配套……這座集觀光、農業、研學、娛樂於一體的主題度假樂園,將成為溪源村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華寧說,下一步,將鼓勵更多鄉賢返鄉創業,引導村民入股集體產業。“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努力創造‘美麗溪源’。”(記者 卞軍凱)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