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來新開辦17所公辦幼兒園 廈門集美優編強基推動“幼有所育、幼有優育”

人民網廈門6月12日電 “2023年幼兒園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支出5.26億元”“2021年來共新開辦17所公辦幼兒園,增加建設學位6210個”“半數以上孩子就讀公辦園,近六成孩子就讀各級示范性幼兒園,97%的孩子就讀普惠性幼兒園”……
近日,廈門市集美區教育部門發布有關數據顯示,近年來,該區緊扣民生關切、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從加大財政投入、優化機構設置、統籌資源配置、探索多元辦園等多點發力,多措並舉助力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積極回應市民群眾對“幼有所育、幼有優育”的美好期待。
數據顯示,2023年集美區幼兒園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支出5.26億元,同比增長2.33%,幼兒園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位居廈門六區之首﹔2023年秋季,全區共有幼兒園187所(公辦幼兒園59所、國企辦幼兒園4所、民辦幼兒園124所),轄區適齡幼兒在公辦幼兒園就讀比例進步值連續兩年全市第一。
百年集美幼兒園始終秉承嘉庚先生“葆真養正”的幼教理念。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集美是全市人口數量最多、增長最快的行政區,適齡兒童分布不均,且隨著三孩政策的放開,個別適齡兒童數量劇增的區域生源爆滿。”集美區教育局工作人員介紹,為讓高品質的學前教育惠及更多適齡兒童,近年來全區持續推進公辦園等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按照統籌規劃、均衡發展、全面提升的建設思路,不斷優化學前教育規劃空間布局,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供給,全力保障供需平衡。
據介紹,2012年集美區僅有12所公辦幼兒園,而2012年以來新增公辦園47所,提供建設學位16470個。同時,目前全區共有9所省級示范性幼兒園、10所市級示范性幼兒園、44所區級示范性幼兒園,示范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9.19%,“全區各街鎮均有一所以上省或市級示范性幼兒園,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基本完善。”
這得益於集美區聚焦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靶向發力、精准施策。如,在優化布局結構方面,為推動學前教育擴容提質,集美區按照“獨立辦園、總園帶分園”相結合的原則調整公辦幼兒園辦園模式,由原有的“一托二”(一所總園帶兩所分園)轉變為“一托一”(一所總園帶一所分園),推動公辦幼兒園管理規范化、資源集約化、辦學品質化。
以賽促練強化幼兒師資力量。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教職工配備方面,集美區逐年足額核定公辦幼兒園教職員工控制數,支持海山實驗幼兒園等10所新開辦不滿三年的公辦幼兒園在教職工與幼兒比的基礎上增加使用不超過5名的預核人員控制數,保障新開辦幼兒園正常運作。
不僅如此,在加快項目建設、新增公辦園的同時,集美區積極創新機制促進多元辦學、補齊普惠短板:一方面,發揮國企資源整合能力強、辦學機制靈活的優勢,相繼開辦了國企辦幼兒園4所、提供學位1410個——這些幼兒園既有公辦園的品質又有普惠的價格,有助於解決部分區域“入園難”並減輕家長經濟負擔﹔另一方面,持續加大非公辦普惠園財政扶持力度,印發《集美區非公辦普惠性幼兒園財政補助實施細則》,明確非公辦普惠性幼兒園的分級補助標准、保教費限價收費標准及綜合獎補機制。
而在聚焦保育教育方面,集美區嚴格落實責任督學挂牌督導制度,擇優選聘公辦園園長、副園長等行政中層干部擔任幼兒園責任督學,實施挂牌督導“全覆蓋”,對挂牌幼兒園的保育教育、安全管理、規范辦園、師德師風建設等情況進行全方位督導﹔綜合考慮示范園資源優勢、結對園地理位置、幫扶園實際需求,將全區公、民辦幼兒園劃分為8個大片區、34個小片區,每個片區由公辦園作為龍頭園,帶動若干個結對園,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至周邊所有基礎較為薄弱的幼兒園,帶動周邊園所共同發展——目前,在優質公辦園的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下,集美區已形成“大片區+小片區”“示范園+普通園”“公辦園+民辦園”梯度結對格局,充分發揮城鄉一體化全覆蓋小片區管理模式的優勢,推動幼兒園規范辦園水平與保教質量雙提升。
開展專項研訓活動,促進園所間交流學習。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此外,在強化學前教育師資力量方面,集美區結合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等競賽,採用名師指導、專題培訓、實操演練等方式,促進幼兒教師素質能力成長﹔以專項活動為支撐點,每年舉辦幼兒園教學教改經驗交流暨課堂教學觀摩研討、幼小科學銜接研討及農村、民辦幼兒教師素質能力提升等專項研訓活動,促進園所間交流學習,進一步提升教師保教水平,近三年共組織開展專項研訓活動40余場,線上線下共3.8萬余人次參加。
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幼有優育的美好期待,在集美區日益成為現實。集美區將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健全學前教育保障機制,持續大力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改革體制機制,優化片區管理格局,擴充普惠教育資源,持續深化打造共享普惠、充滿活力的學前教育供給和服務體系,不懈努力讓更高品質的學前教育惠及民生、潤澤童心。(余乃鎏 林潔 林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