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四方責任+三面守護”  廈門湖裡全面構筑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創新格局

2024年09月05日17:12 |
小字號

今年以來,廈門市湖裡區積極落實“整治中小學配餐及食堂食品安全問題,守護青少年‘舌尖上的安全’”點題整治工作,積極構建“一校四方”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通過強化落實校園主體責任、行業主管責任、部門監督責任、屬地管理責任的系列舉措,區市場監管局、區教育局、包保干部協同作戰,嚴肅責任意識、嚴格檢查標准、提高監管頻次、加密聯合檢查、銷號整改隱患,全面提升校園食安食品安全防護網。

多一雙監督的眼,便多一份守護的力。目前,湖裡區已實現100%保障學生在校用餐需求,日供餐量高達10萬余份。據悉,上述得益於該區緊緊抓牢“前端治理”的核心要點,通過“四方責任”落實,提前排查、發現、整改,有效預防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的風險。在此基礎上,湖裡區市場監管局和區教育局又主動打破內部壁壘,暢通外部渠道,制定校園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工作機制,明確家長每季度陪餐檢查、責任督學每學期督查指導、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每年隨機抽查的監督機制,為“一校四責”再添“三面守護”,全方位多維度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暢通渠道,家長“親”監廚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所有家長最關心的話題。能否吃上“放心餐”,成了家長選擇是否在校用餐的重要依據。去年,湖裡區積極引入家委會作為外部監督力量,梧桐實驗學校、第三中學、湖裡中學、金尚中學等部分學校主動先行,通過家長陪餐制、家長義工制、家長監廚制引入家長參與食堂管理。2024年,湖裡區要求各校園全面引入家長陪餐檢查,開校門、請家長、進后廚,讓家長“親眼看”“親自查”“親口嘗”。家長們定期或不定期進入學校,查看學校食堂環境衛生、硬件設施設備、人員管理、食材質量、操作規范、各類台賬記錄等,並陪同學生用餐。不同學校的家長之間還建立聯系,橫向比較,相互學習。今年上半年,湖裡區共推動家委等代表進校監廚2945人次,家校之間基本形成互促共進的良性關系。

挂牌督導,督學也督“食”

責任督學由教育部門聘任,負責監督學校依法依規辦學,指導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受理、核實相關舉報和投訴,發現問題並督促學校整改,同時向主管部門報告情況、提出意見。責任督學是學校和教育部門、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橋梁,既能夠隨時掌握最新的教育政策,又深入了解和熟悉學校各類情況,可以同時傾聽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映問題並協調解決。按照“一所學校配一名責任督學,一名責任督學挂不超過5所學校”的原則,湖裡區現有中小學、幼兒園專兼職責任督學80人,全區173所公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實現責任督學挂牌督導全覆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及校園周邊安全是責任督學挂牌督導的重要事項之一,責任督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每學期初及日常督導中對校園食堂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制度建設等進行專項督導或隨機督導,及時上報問題情況並及時跟蹤問題整改。

“校(園)長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配備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形成校(園)長、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的三級管理組織體系。”責任督學仔細對標查看學校食品安全制度文件,與學校進行細致的溝通交流。校園食品安全責任體系的建立完善,得到“多一次”的深入指導。

參與監督,代表委員隨機“抽”

湖裡區市場監管局和湖裡區教育局每年組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與對校園食品安全的檢查。為充分發現問題、提升檢查質效、避免“形式化”,檢查通過“雙隨機”的形式開展,即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名單、學校名單隨機抽取。今年以來,已於“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秋季開學首日兩次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並通過媒體報道檢查情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隨監管人員直擊食堂后廚,全面查看學校許可資質、制度建設、設施設備、人員管理等,充分了解保障校園食品安全的監管措施。通過實地檢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更直接地了解校園供餐流程、食品安全管控措施,使大眾知情權得到充分保証,群眾監督權、意見建議權有效發揮,助力校園供餐更加陽光、透亮。

社會監督,多方力量“童”守護

學校食品安全監督制度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湖裡區以“四方責任”為基石,引入家長、責任督學、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三份監督力量,並形成明確的工作機制加以推廣落實,對守護校園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各校園全面建立、實施家長陪餐檢查制,使家長進校陪餐從零星的個別校的自發行為,轉而成為全面施行的常態化舉措﹔責任督學每學期開展全覆蓋的食品安全督查指導,能充分發揮責任督學在教育管理部門與學校之間的黏合作用,快速有力指導學校落實主體責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來自不同崗位,每年定期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校園,有效促進校園食品安全民主監督與參與,為校園守護帶來不一樣的“目光”與“聲音”。

校園食品安全關系著孩子的健康成長,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湖裡區主動拓寬社會監督渠道,打造“四方責任+三面守護”的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創新格局,牢牢守護校園“放心餐”。(陳鴻鶯 楊丹)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