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台青“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 廈門自貿智創互聯台灣青年創業基地揭牌

人民網廈門9月5日電 (余乃鎏、陳博)舒適的辦公環境、完善的服務體系……5日,隨著廈門自貿智創互聯台灣青年創業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揭牌運營,具有對台特色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自貿片區再添兩岸融合發展新引擎,為台灣青年在廈門就業、創業搭建了又一個全方位、多功能、高效率的筑夢平台。
據悉,基地位於廈門國際航運中心,辦公面積2300多平方米,配有精品辦公室、高端會議室、共享茶室等空間,致力於為來廈台灣青年提供良好的創業創新的環境、就業創業的輔導、企業管理咨詢、投融資支持等全生命周期服務,在幫助台青將自身創意、技術與大陸的資本、市場有機結合的同時,努力當好台灣青年和政府部門之間的橋梁。
揭牌現場。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數據顯示,目前基地已入駐台企20家、台青25人,集聚了生物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及數字化等產業,並著眼於推動兩岸科技合作取得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長效發展。
來自台灣台中的簡先生已登“陸”20年,在廈門創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健康管理企業,發展良好。今年7月,獲悉基地籌建后,他的團隊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研,決定入駐。
“為創業者提供了便捷舒適的創業生態。”簡先生介紹,基地內部設施完備,從共享辦公室到專業的人工智能直播間,再到溫馨的會客廳,“每一處都透露著對創業者需求的細致考量”,同時,基地還提供了創業孵化,教台青將台灣在台經驗等復制到廈門,並通過自媒體賦能、宣傳推廣等助力企業發展。
“讓台灣青年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基地負責人朱冠宇介紹,將打造差異化台青基地,創新搭建“台資產業鏈協同創新平台”,對內導入創業基金、政務對接、財務金融等服務內容,對外打通商務資源,促進合作簽約,全力以赴為台灣青年來廈實習、就業、創業提供支持和機遇,更大力度促進台資與內資企業同心共創,打造海峽兩岸就業的“強磁場”。
其實,該基地的揭牌運營是廈門近年來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徑,不斷完善兩岸共同產業、共同市場、共同家園融合機制,進一步服務、融入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建設,為台灣青年來廈發展提供更加廣闊、更加完善、放飛夢想、成就夢想的平台的一個縮影。
基地揭牌。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廈門是對台交流合作的最前沿。”揭牌現場,廈門市委台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來,該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僅從創業場所、資金、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大力支持台灣青年在廈就業創業,還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扶持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建設的一系列政策體系,“目前全市獲批省級以上的台青就業創業基地20余個,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台灣青年來廈門就業創業、追夢逐夢,成為台灣青年登陸首選之地和就業創業熱土。”
其中,在廈門自貿片區,目前已有包括一品創客、雲創智谷等7家國家級、省級台青創基地扎根於此,累計引進台企428家、累計入駐台青超700人,形成了良好的兩岸青年創新創業氛圍。
尤值一提的是,去年以來,廈門自貿片區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快落實中央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意見,多措並舉高質量推動台灣青年在自貿片區內創業、就業。
例如,在持續擴大對台開放合作上,落實台商台企同等待遇、推進兩岸集成電路、文化等產業融合、開通廈門港首條直挂台北港的“大三通”跨境電商航線,實現夕發朝至﹔在台胞來廈就業創業服務機制上,不僅推出台胞船員“培訓-考証-就業”一站式服務模式,實現超過250名台胞青年和管理級船員來廈培訓考取船員証書,還提升兩岸青創基地建設,累計引進台青企業超400家﹔在台胞台企服務模式上,設立台商發展服務中心,為台胞台企就業、創業、生活提供全方位、特色化服務……
2023年6月,廈門自貿片區台商發展服務中心成立現場(資料圖)。人民網 余乃鎏攝
“廈門自貿片區與生俱來肩負著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光榮使命。”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何東寧致辭介紹,多年來,廈門自貿片區持續深化兩岸經貿交流,率先在金融、文化等50多個領域對台開放﹔不斷提升兩岸青創基地建設,設立台商發展服務中心,推動對台職業資格採信,首創台胞人臉信息金融服務,推出“兩岸通保”組合型保險,為台胞台企就業、創業、生活提供全方位便利,已逐步成為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
“智創互聯台青創業基地是廈門自貿片區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又一項成果。”何東寧表示,將一如既往優化一流的營商環境,提供溫馨的政務服務,讓更多台胞台企“願意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將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基地對標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重點孵化生物醫療科技、人工智能技術等數字化產業項目,更大力度引入台胞青年人才、技術、資金等各類優質資源,密切與自貿片區台商發展服務中心的聯動合作,用心用情“疼惜”來廈門開創事業的台胞青年,“熱忱歡迎更多的台胞青年把握時代機遇,與大陸的好朋友好伙伴一起攜手,逐鷺島潮頭、借自貿揚帆,勇敢追夢、筑夢、圓夢,為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不斷貢獻青春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