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教授盧昌義從事紅樹林研究40余年
守護好陸海連接處的“國寶”
盧昌義在福建省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公園調研。
本報記者 劉曉宇攝
一大早,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盧昌義帶領團隊,前往福建省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採樣調研。
一台由植保無人機改造而成的採樣機騰空而起,盤旋在郁郁蔥蔥的紅樹林枝頭,電鋸運轉,一些枝葉隨之落入吊在底部的筐中。“採樣順利,可以返回!”手拿望遠鏡的盧昌義發出指令。經過一上午的忙碌,團隊完成了8個紅樹林地塊的採樣工作。
紅樹林能夠淨化海水、護岸減災,是名副其實的“海洋衛士”,也被稱為“魚蝦樂園”“鳥類天堂”,在維護近海生物多樣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盧昌義從事紅樹林研究40余年,為守護好陸海連接處的“國寶”傾注了大量心血。
1980年,盧昌義入廈門大學攻讀研究生並擔任助教,在導師的帶領下進入紅樹林的研究領域。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盧昌義所在的科研組深入沿海省份紅樹林分布區調查,隨后在福建、海南、廣西3地各選擇了1個有代表性的紅樹群落開展生態系統定位研究。
“作為一株植物,養育下一代的方式居然和哺乳動物一樣是‘胎生’,十分神奇。”從泥地裡撿起一個剛剛掉落的綠色錐狀物,盧昌義告訴記者,“這個就是紅樹林幼芽,叫胚軸,自然掉落后在泥地中發芽生長,最終長成大樹。”
2012年,在下潭尾紅樹林公園造林時,盧昌義團隊發現,部分規劃種植的區域,難以達到紅樹林胚軸存活需要的灘面高程。且這些地方水流急,沖擊力大,會影響幼苗初期的發育。
蹲在泥地裡吃盒飯時,手中的竹筷給了盧昌義解決問題的靈感——把胚軸和竹筷綁定,自然落下后筷子先著地,抬高了胚軸高度,使其有更多機會露出水面進行光合作用,又能將胚軸牢牢固定在灘涂上,不會被海水沖走。
持之以恆,不斷創新,盧昌義帶領團隊攻破紅樹林人工培育的一道道難題。福建漳州龍海、廈門筼筜湖等地的紅樹林從“獨木”到“成林”,離不開他們多年來的努力。
從1987年起,盧昌義開始探索紅樹林北移引種的工作,率先提出將生理生化指標作為紅樹林北移和造林選灘的基本原則,成功將木欖、紅海欖等4個紅樹品種從海南引種到緯度更高的福建九龍江口。同時,創造性地提出以拐點溫度作為紅樹種類抗寒性的指標,對紅樹林北移造林選種和紅樹林生態恢復工程具有重要意義。
雖已年近八旬,盧昌義依然健步如飛。“長期在一線‘摸爬滾打’,我身板結實得很!”盧昌義笑著說。然而腳上兩道長長的傷疤,記錄著他常年在野外工作的艱辛和不易。
1983年,盧昌義在廈門海滄進行調研時,赤腳踩入灘涂,沒成想泥地中藏著岩石,岩石上又吸附著海蠣,“鋒利的海蠣殼把我的右腳割開一道傷口,腿往外一拔,又是一道傷口,加起來共縫了23針。”
基於扎實的野外調查,盧昌義團隊提出紅樹具有高生產力、高歸還率、高分解率的“三高特性”,為紅樹林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退潮時分,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的灘涂上,一組由紅樹林勾勒出的愛心和五星圖案向海上延展開來,從空中俯瞰蔚為壯觀,成為市民、游客的熱門打卡點,彰顯著紅樹林保護修復的成效,這一地標景觀的設計者正是盧昌義。“這是我們把研究成果應用於實踐的成功案例。”他自豪地說。
如今,已經退休多年的盧昌義仍沒有離開紅樹林研究工作的一線,人們經常在顛簸的小船上、泥濘的灘涂裡看到他的身影。“守護好紅樹林這一‘國寶’,要始終保持嚴謹的態度,實事求是探尋生物成長的客觀規律,同時還要有創新和奉獻精神,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盧昌義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07日 第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