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寧德:念好銀發“人才經”  揮洒桑榆正能量

2024年10月11日10:32 |
小字號

“嶺裡村基礎好,有一定的發展前景,但交通偏遠,村財薄弱問題明顯”“要制定鄉村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加強管理和保護”“新上的紅托竹蓀項目投入大,要多考慮如何降低成本”……

在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嶺裡村,具有項目管理規劃、林業、農業及豐富鄉村振興指導經驗的4位銀發專家正與當地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圍坐一堂,為該村產業發展“把脈問診”,精准開出發展良方。

寧德福鼎市農業農村局退休干部黨支部組織”銀發人才“開展果樹種植技術指導

福鼎市農業農村局退休干部黨支部組織“銀發人才”開展果樹種植技術指導

銀發專家走進基層,為鄉村發展獻智出力,是寧德市銀發人才積極發揮作用、服務中心大局的一個生動縮影。

近年來,寧德市牢牢把握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做好廣泛薦納、精心呵護、量才授任文章,著力建好用好銀發人才隊伍,引導銀發人才發揮余熱、盡展其才,為服務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多元“選才” 凝聚銀發力量

“我有經濟、法律方面的專長,現在退休了想繼續發揮專長為社區群眾、老年群體做一些代書、代訴、法律咨詢服務。”寧德市商業總公司原高級經濟師蘇志強看到銀發人才招募通知后,第一時間填寫相關信息,親自送到市委老干部局。

寧德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市理論宣講輕騎兵“夕陽紅”小分隊宣講員王紹據宣講“習爺爺在寧德的故事”.jpg

寧德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市理論宣講輕騎兵“夕陽紅”小分隊宣講員王紹據開展宣講

著眼組建一支務實管用的銀發人才隊伍,寧德市探索通過不同領域、多個渠道挖掘“專業型”離退休干部資源,精心組建、精准擴容“銀發人才庫”。

堅持分類納才,依托各級老干部工作部門、離退休干部基層黨組織、涉老組織團體開展動員部署,按照黨建黨務、科教文衛、基層治理、體育藝術、法律法規、農業農村等類別,採取“個人自薦+單位推薦”的方式,廣納銀發人才。

緊盯優質人才,把發揮作用顯著的鄉村振興指導員、鄉村振興特聘指導員、行業帶頭人、非遺傳承人等106人吸引入庫,為銀發人才隊伍注入強大能量。

精心挑選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扎實、表達能力較強的離退休干部118名納入銀發宣講隊伍,形成宣講新思想的一支精銳之師。

寧德市還鼓勵推行“一縣一特色”,指導縣(市、區)結合各自資源稟賦、特色產業等挖掘吸納銀發專家,在水產養殖、食用菌栽培等領域獻計獻策。

……

寧德市銀發人才到菇棚指導食用菌栽培技術

寧德市銀發人才到菇棚指導食用菌栽培技術

目前,寧德市縣兩級銀發人才庫共有銀發人才1200多人,其中275人入選福建省銀發人才庫、30人被聘為全省離退休干部“鄉村振興指導員”,17人被聘為全省離退休干部“紅色宣講員”。

多措“勵才” 增強銀發動力

“參加老干部局組織的下鄉義診活動最輕鬆了,我們隻要帶領醫療志願服務隊專心義診就行,其他聯系對接、交通、保險、工作餐、現場秩序等服務保障工作老干部局都安排得很好,一點都不需要我們操心。”寧德市軍休所老軍醫袁潤熙說。

銀發人才雖有能力、有意願發揮余熱,但往往面臨一些制約因素。寧德市聚力破解平台載體缺乏、服務保障不足、激勵方式單一等突出問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吃下“定心丸”。

寧德市老軍醫進鄉村開展義診

寧德市老軍醫進鄉村開展義診

為了增強“歸屬感”,寧德市按照“便於聯系、便於服務、便於開展活動”及資源共享的原則,選擇最具備條件的場所,在全市建立銀發人才發揮作用基層聯系點10個,實現市本級和各縣(市、區)全覆蓋。選配各專業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樂於奉獻的銀發人才作為聯系點牽頭人和駐點成員,並選派在職工作人員協助開展日常工作,既為銀發人才提供服務陣地,更構筑起情感交流的港灣。

為了增強“安全感”,寧德市積極創造條件,織密“服務保障網”。建立工作制度,從人員配置到活動策劃,從資源整合到交流互鑒,讓每一個環節都有章可循,確保銀發人才的力量得以充分釋放。做實活動后勤,為銀發人才開展活動做好協調對接、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在職工作人員陪同等事項,細致入微做好服務,為離退休干部安全保駕護航。強化資金支撐,市本級銀發人才發揮作用基層聯系點活動經費納入老干部活動專項經費予以應報盡報,蕉城區、霞浦縣分別給予聯系點定額經費補助用於開展工作必需的支出。

為了增強“榮譽感”,寧德市推動將銀發人才優先納入“八閩銀發先鋒”“閩東銀發先鋒”等離退休干部先進典型評選推薦對象,積極宣傳銀發人才先進事跡和活動動態,加強風採展示。強化關心關愛,將發揮作用較好的銀發人才納入慰問對象,適時開展走訪慰問,讓銀發人才切實感受到組織的關懷,不斷增強干勁。

多方“用才” 彰顯銀發作為

“寧海村漁排養殖魚病頻發、小魚死亡率不斷上升,急需專家現場指導。”

近日,寧德市銀發人才發揮作用基層聯系點接到養殖戶求助電話后,組織銀發漁業技術專家第一時間赴現場開展科技下鄉、魚病調研志願服務。

在“大黃魚之父”劉家富的帶領下,漁業技術專家團隊深入漁區詳細了解情況,並對病魚進行病理分析,提出具體解決辦法,得到養殖戶的高度認可。

“大黃魚之父”劉家富帶領銀發漁業技術專家深入漁區開展科技下鄉服務

“大黃魚之父”劉家富帶領銀發漁業技術專家深入漁區開展科技下鄉服務

寧德市以開展“堅持‘四下基層’、貢獻銀發力量”活動為抓手,組織銀發人才深入基層,在理論宣講、鄉村振興、基層治理、關心下一代等方面獻智出力。

宣講新思想,強化政治引領。組織引導銀發宣講員緊扣“三進下黨”“閩東連家船民上岸”等主題,精心打造宣講課件,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宣講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等,受眾超24萬人次。

開展志願服務,助力鄉村振興。自2021年啟動“離退休干部助力鄉村振興志願服務行”活動以來,共組織銀發人才1000多人次深入鄉村開展科技指導、義診、文藝演出、法治宣傳等活動,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受眾超5萬人次。

調處矛盾糾紛,融入基層治理。組織引導一批老司法、老法官、老干警、老黨員成立調解工作室,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群眾家門口。目前,有51名銀發人才常態化參與調解工作,成功調處矛盾糾紛5000多起。

“好想買一雙鞋子來報答奶奶多年來對我的養育之恩”“我想用彩鉛為爸爸畫一雙健康能走的腿”“我希望有一隻熊娃娃陪伴我,聽一聽我的心裡話”……這是鄉村留守兒童寫下的一個個小心願。寧德市銀發人才隊伍十分關注鄉村兒童心理健康和實際需要,積極開展“關愛微心願”活動,近年來與全市愛心人士一道為9322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實現心願,點亮了孩子們的快樂成長之路。

關工委“五老”對接愛心企業,為中學生購置校服及體育器材﹔公安局老警官向村民詳細介紹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類型和最新詐騙手法套路﹔海洋與漁業局老專家前往水庫考察,對庫區水域優勢、水質情況、養殖品種等問題提出指導意見﹔文藝演出隊為群眾表演快板、二人轉等節目,帶去不一樣的文化體驗……寧德市銀發人才持續在各個領域散發著他們的“光”與“熱”。(王金紅 關婉彬)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