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 踐行“四下基層”寫好“為民答卷”

近年來,福建省福清市積極踐行“四下基層”,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著力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積極當好“政策理論宣傳員”“社情民意收集員”“矛盾糾紛化解員”“一線服務勤務員”,全力推動“四下基層”落地見效。
當好“政策理論宣傳員” 答好“信念堅定”基礎題
福清市建立“集中宣講+入戶宣講+田間宣講+廠區宣講+線上宣講”等多元宣講模式,用好“福清黨建公眾號”“先鋒玉融App”等平台優勢,積極組建村(社)“兩委”、“銀發宣講團”、網格員等理論宣講小分隊,廣泛深入厝邊樓尾、公園廣場、田間地頭、工廠廠區、長者食堂等地,圍繞各級精神開展各類宣講活動、發放宣傳資料,實現黨的理論政策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用得到。
銀發耀輝宣講小分隊開展主題宣講
2023年以來,福清市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組建銀齡宣講團、“五老”宣講團等4支宣講團,由22名理想信念堅定、理論功底扎實、政治責任感強的退休干部組成,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機關等,開展送學宣講活動。
對接不同受眾的理論學習、宣傳需求,採用“派單式”送學和“點單式”宣講,重點圍繞百年征程、模范先輩、初心故事、黨員教育等內容,結合親身經歷、自身優勢及典型事例,採取情景短劇、演講訪談、專題講座等形式,讓廣大基層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有共鳴。宣講團圍繞“責任時刻挑肩頭 祖國永遠在心中”“學思想 強黨性 聽黨話 跟黨走”“回首百年路 奮進‘十四五’”等主題,先后開展宣講68場,覆蓋離退休干部、中小學生等群體1.5萬多人次,創作方言快板、小品、舞蹈和微視頻《搶答》等30余部文藝作品,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當好“社情民情收集員” 答好“求真務實”關鍵題
福清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把“四下基層”與大興調查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在調研中突出廣泛深入、科學高效、多方聯動,確保找准突出問題、找到破題實招。突出廣泛深入,找准問題。市主要領導帶頭示范,傳承“四下基層”優良作風,每周至少一天深入一線調研實情。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研269次。
堅持線上、線下齊發力,廣泛發動群眾建言獻策,在市屬媒體開設線上調研專欄,面向全市黨員、群眾開展“我為最福清發展建言獻策”線上調研活動,全市開展各類建言獻策活動349場,累計征集群眾意見建議401條、改進工作的方法舉措323條。
上逕鎮深刻把握“四下基層”的豐富內涵、時代價值和實踐要求,通過探索“跨村聯建、資源聯享”新路徑,夯實黨建引領,健全組織機制,著力打造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提高科學健身服務水平。
上逕鎮蟹嶼村鼎臍山走訪
為更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上逕鎮黨委以全域村庄規劃為契機,組織全鎮53名黨員志願者對16個村進行全面走訪調研,認真摸排各村運動場地和健身設施的情況。結合群眾訴求、管理資源、現有場地空間資源等多方面因素,最終確定蟹嶼村鼎臍山健身步道作為打造的示范點。
在走訪過程中還發現原步道年久失修破損嚴重,蟹嶼村中心黨委書記邀請設計院專家到現場指導,科學規劃步道提升改造工程。由鎮黨委牽頭積極爭取市鄉村振興辦、鎮專項債資金支持,共籌措255萬元資金對步道進行改造提升。在落實“為民辦實事”工程的同時,實現鄉村健身設施從“有”到“優”,促進鄉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再升級。
當好“矛盾糾紛化解員” 答好“多元化解”綜合題
福清市積極構建“一網多用、多網合一”模式,將轄內的黨建和政法綜治、民政、城管、信訪、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統一整合成“一張網”,加快推進城市管理網、便民服務網、社會治安網、城管執法網等“多網”融合發展。聚焦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民生保障、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深入查找群眾急難愁盼,有效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系。推動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近2萬名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結合網格特點,深化拓展小區“六大員”下沉機制。截至目前,全區1672個網格滿額配備網格警察、網格醫生,增配網格調解員1520名,網格城管350名,直接在網格一線服務居民、解決問題,凝聚起近鄰黨建引領網格治理的強大合力。有效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海口社區在海口鎮黨委帶領下不斷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內涵,聚焦網格化精細服務能力提升,聯合民警、司法、城管、民政等部門,組建“三支隊伍”,即一支矛盾調解隊伍、一支政策宣講隊伍、一支平安志願者隊伍,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的“無縫隙”“零死角”“全覆蓋”。做好網格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做到矛盾糾紛“格”內解決,構筑維護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提升群眾對政策法規的了解程度,增強群眾的法制觀念,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開展為老年人義診、免費理發等公益服務活動,以及兒童需求收集、聽民意解民憂等攤位,吸引千余名居民樂聚一堂、共敘鄰裡情,提升轄區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加強多方聯動、多元調解,將矛盾控制在網格內,化解在第一線,努力實現矛盾糾紛化解“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提升社區服務質量,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陽下街道向陽社區“紅色網格小分隊”定期檢查轄區小區安全疏散通道
陽下街道向陽社區積極探索構建全域黨建網格協同治理機制,凝結社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居民代表和共建單位五方力量組成6支“紅色網格小分隊”,將社區工作延伸到小區內、樓棟裡、居民家,回應居民所需、解決居民所困。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共商共議切實解決小區居民“急難愁盼”。通過“敲響鄰裡門”行動,挂點聯系群眾,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將群眾反映的問題難題等訴求、物業公司管理服務事項等進行分類,由小區黨支部、物業公司和共建單位主動認領。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轉交或上報相關職能部門,做好實時跟蹤反饋。
2024年以來,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95條,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8件,著力解決群眾訴求反映渠道不暢、辦理力量不足、解決質效不優等問題,力求提升群眾滿意度。
當好“一線服務勤務員” 答好“為民解憂”必答題
福清市堅持用好“一線工作法”,把工作的出發點、著力點、落腳點集中在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按照“在一線現場辦公、在一線答疑解惑、在一線調度指揮、在一線狠抓落實”的工作原則,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地聊家常、解困難。注重過程管控,確保成果轉化有時效。對全市處級領導干部調研發現的問題實行清單式管理,建立調研問題“兩單一表”,逐項明確整改任務、目標要求、責任歸屬、完成時限,每周動態更新調研成果轉化情況,辦結一件,銷號一件,對調研問題發現少、問題解決進展慢、問題解決率低的縣處級領導干部一周一提醒。
注重建章立制,推動成果轉化見長效。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針對調研過程中發現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總結提煉,及時固化。持續推動建章立制,已出台《關於進一步深化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十五條措施》《關於進一步規范問題線索流轉及處置程序的通知》等制度文件,通過調研成果轉化,力求實現“發現一個問題、完善一套機制、堵塞一批漏洞、治理一個領域”。注重科學研判,推動成果轉化出質效。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各縣處級領導牽頭專家學者和職能部門共同對調研成果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提出服務全市重大戰略、重大平台和重點措施的科學舉措,切實解決了福清重點項目資金短缺、企業上市經驗不足、“兩國雙園”部分企業出口手續難辦等一系列問題,初步形成“優化上市企業金融服務機制”等成果,構建起“調查研究、科學決策、成果轉化”的閉環工作鏈條。
福清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首席服務官團隊”送政務服務進園區
福清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牽頭聯合市資規局、住建局、生態環境局、水利局等部門先后赴融僑經濟開發區、江陰港城經濟區、元洪功能區等園區開展“政務服務進園區”活動。首席服務官團隊在園區及企業現場召開項目推進會,圍繞企業關心的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等業務流程進行詳細講解,並針對當前項目推進遇到的問題和難點,為企業答疑解惑,向企業宣貫“拿地即開工”“驗登合一”等改革服務舉措,助推項目審批提速增效。(文/圖 福清市委組織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