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縣:守護閩江碧水 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生態飯”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泛舟閩江、篝火晚會、野營垂釣、拍照打卡……周末,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水口鎮溪嵐村的咸魚營地迎來了不少游客,曾經的小村落如今已變身為新晉的網紅打卡地。咸魚營地是水口鎮的文旅項目,在項目的帶動下,水口鎮通過出租臍橙服務中心、游客服務中心、周邊果園增加了7萬元的鎮村集體收入,不斷推廣“囦關”農產品公共品牌,帶動種植臍橙農戶的收入,實現了村財和村民人均收入雙增收。
咸魚營地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溪嵐村的變化是古田縣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化之路的一個縮影。如何做活“水文章”,答好“生態卷”,古田縣一以貫之深化河湖長制,用實際行動守護好一江碧水。
高位推動 河湖治理取得新成效
近日,在古田縣黃田鎮、水口鎮等地碼頭,漁船穿梭往來,吊機繁忙作業,工作人員忙著對打撈上岸的養殖網箱和設備進行拆解回收。
閩江干流在古田縣境內全長34公裡,如馳騁的馬匹,浩浩湯湯,自西北向東南貫穿黃田、水口兩鎮,哺育著勤勞朴實的庫區人民。
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古田縣把閩江水口庫區古田段網箱養殖整治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迎難而上、自我加壓,在2021年第一輪整治工作基礎上,2023年底啟動網箱養殖全面清退工作。
指揮處理打撈上岸的養殖網箱和設備
古田縣第一時間調整充實閩江水口庫區古田段養殖網箱綜合整治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水上巡查組等7個工作組,確保清退工作推進進度。按照“全面清、促轉產、保穩定、禁反彈”原則,先后研究出台《清退工作方案》《閩江流域水口庫區古田段網箱養殖清退補充和獎勵方案》等,助推網箱養殖清退工作。自清退工作開展以來,江面無序養殖面積大幅減少,網箱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多元共治 構建河湖管護新格局
良好的河湖生態體系,離不開長效管護機制作保障。古田縣不斷強化“河長+”機制建設,匯聚各方力量共同構建河湖長制新格局。創新性引入“生態司法+保險”,首創了全國省級流域河湖區域水生態環境的“司法+行政+保險”保護樣本,助推“生態司法+損害保險”再升級、再優化,更好地實現對青山綠水的修復培元。聚焦河湖四亂、非法採砂、非法捕撈、非法排污等突出問題聯合多部門開展執法,形成保護合力,促進解決河湖治理難題。
近年來,古田縣開展網箱養殖清理整治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養殖戶轉產轉業,開展退養人員專場招聘會,為養殖戶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立足閩江庫區山水特色資源優勢,舉辦垂釣、捕撈、臍橙採摘、馬蹄筍豐收、農民油畫文化等節慶活動,推出“看油畫·游閩江·賞油畫·品馬蹄筍”特色旅游路線,推動農業與文旅資源深度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游客被吸引到古田來享受自然美景,村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生態飯”的美好願景。
如今的閩江古田段,山青水碧,物產豐饒,一幅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文/蘭之煒 圖/古田縣水利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