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看福建
探尋“福建溫度”:“小巨人”解民生“課題”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壯闊浪潮中,福建勇立潮頭,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堅守專業領域,憑借技術優勢與創新思維,持續釋放澎湃動能,開拓出一條條特色鮮明的發展路徑。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專精特新看福建”系列融媒體報道(第二季),深入探尋福建“專精特新”企業在進階之路上的創新實踐與戰略布局,在科技變革的前沿陣地深度融合各類資源,進一步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為福建經濟高質量發展再添強勁引擎。
竹材加工剩余物,能否變廢為寶?
在應急救援領域,如何更高效且有力地搶險救援?
靠海吃海,能否既把海產吃深吃透,又保障食品安全和糧食安全?
對這些“民之所需”的“解答”,是“福建制造”致力於攻關的“課題”背后所折射出的科技“溫度”。“福建溫度”為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日前,走進福建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記者感受到,當新科技與民生碰撞出火花時,一場關於提升幸福指數的革新就此開啟。
“小巨人”蘊藏服務民生“大能量”
在生活中,“木制品”隨處可見,而“竹制品”需要細細發現,不過,在科技創新的加持下,竹產業發展已是“多點開花”。
邵武市是福建省四大重點林區之一,多年來,當地精耕細作“一根竹”,將“小竹子”培育成“大產業”。作為一家扎根邵武、深耕竹產業的企業,福人集團森林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人森工)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是:能否將一根毛竹“吃干抹淨”,能否將竹“垃圾”點廢成“金”,能否讓竹邊角料更好地服務民生?
福人森工企業全景。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彼時,在竹產業深耕多年的福人森工負責人發現,傳統的板材多以木刨花制造,生產線設備也以木刨花為主,全國沒有一家企業用竹邊角料生產刨花板。於是,他很快將之轉化為機遇。
“為了打造竹刨花板生產線,我們與各個廠家緊密協作,研制設備,最終建立起全世界第一條以竹子為原料的薄型竹刨花板連續壓機生產線。”福人森工總經理黃曦說,多年來,福人森工的設備邊生產邊技改,產品邊研發邊改進,目標就是更好地服務於群眾的需求。
福人森工生產的竹刨花板主要應用於家具、家電、貨架、建筑裝飾等領域,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目前,該公司擁有一條國際一流的生產線,可年產18萬立方米竹刨花板,逐步實現“以竹代木”“以竹勝木”到現在的“以竹代塑”。
正是基於眾多像福人森工一樣,不斷向更高附加值領域進階的竹企業,讓邵武的竹產業如同竹子一樣“節節高”:該市年加工毛竹已達130萬噸,年產生加工剩余物超過50萬噸,輻射竹林面積接近300萬畝﹔毛竹收購和加工剩余物銷售價格相比較周邊省份,每噸多出約200元,相當於每年為一產增收2億元,竹制品初級加工企業增值潛力和增效增益不斷提升。
立足服務民生,堅持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福人森工成功的秘訣。同樣秉持這一理念的還有位於龍岩市永定區的龍岩暢豐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暢豐專汽)。
暢豐專汽車間內整裝准備發往雲南的應急電源車。人民網 李昌乾攝
低溫條件下保供電的應急電源車、看似“小巧”卻蘊藏著“大能量”的救援照明車、大流量排水搶險車……這是8年來,暢豐專汽認准了走“技術領先型的差異化”高質量發展道路的成果。
“這輛救援照明車隻有5米長,不要看它小就覺得它作用小,實際上它的燈杆有15米高,可以照亮整個足球場。”指著一台小型救援照明車,暢豐專汽總經理陳東青對記者介紹,公司還研發了大型照明車,燈杆有25米高,照明面積可達一公裡,在夜間搶險中可以發揮大作用。
技術突破是對持續研發投入的“回報”。暢豐專汽近年研發投入約佔營業收入的5%,在研發差異化產品、技術創新、產品迭代升級、產學研合作等方面不斷加大投入,掌握了一批先進技術。2020年以來,暢豐專汽共立項科研項目35個,投入研發經費超6000萬元。目前,暢豐專汽擁有知識產權171項,注冊商標38件。
“有句話說‘守萬家燈火,護一方平安’,希望我們能夠通過不斷地研發,用科技的力量在搶險救援現場‘守燈火’‘護平安’。”陳東青說,近年來,暢豐專汽在防汛救災等大戰大考中主動出擊,廣受贊譽。
而對位於連江縣的福州日興水產食品公司(以下簡稱日興水產)而言,其科技的“溫度”來自於不斷深耕鮑魚養殖加工全產業鏈,豐富人們的“餐桌”。
日興水產龍翁嶼養殖基地。日興水產供圖
據介紹,日興水產通過發展成為“養殖+加工+研發+銷售”全產業鏈的農業產業龍頭企業,不斷提高鮑魚加工的綜合利用與附加值,其鮑魚產品涵蓋冷凍粗加工、罐頭深加工、小分子肽等海洋生物制品,獲得國家授權專利53項。
“對於我們海洋健康食品企業來說,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日興水產董事長江銘福說,為此,日興水產從養殖基地源頭著手,通過全球可持續發展水產品養殖與加工國際雙認証、有機養殖與有機加工雙認証、無公害認証,為食品安全提供了可溯源的原料和產品保障。
“產學研融合”精准對接“民之所需”
產學研融合,恰似科技企業智慧的紐帶,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緊密相連,精准對接民生需求,增進民生福祉。
福人森工生產車間自動化生產線。福人森工供圖
對於這一點,黃曦感觸頗深。今年6月,福人森工同福建農林大學簽訂重點合作攻關協議,主攻“無醛刨花板”新產品研發﹔同時,還與西南林業大學合作,圍繞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更新,以科研攻關、成果轉化、技術集成示范和人才培養培訓為重點,通過共建基地和聯合攻關等途徑,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機制,創新高校服務企業的新模式,為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多年來,我們致力於竹刨花板制造工藝和加工處理技術的優化升級,積極與科研團隊、院校交流協作,針對生態環保、氣味、變形等切實需求解決行業痛點難點問題,並不斷進行研發創新。”黃曦表示。
在暢豐專汽生產車間,機器聲此起彼伏,打磨的火花四濺,火光映照著工人們忙碌的身影。人民網 李昌乾攝
對於暢豐專汽這樣一家應急搶險專用車車企,面對的應用場景更加多元、技術需求更加復雜,因此,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發展模式勢在必行。
“我們與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浙江大學、福州大學等科研單位及院校開展了廣泛的產學研合作,促進了一批產學研合作項目成果轉化,取得了顯著實效。”暢豐專汽董事長陳東青介紹說。
嘗到合作共贏“甜頭”的暢豐專汽,產學研融合的“成績單”亮眼:與龍岩學院合作開發了“智能型雙桅杆5G應急通信車”項目﹔與龍岩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合作共建了“福建省智能制造創新設計與仿真技術公共服務平台”﹔與福建農林大學、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研發了“AC10.5/0.4kV-1000kW 高低壓智能交流負載櫃的研究與開發”……
“通過產學研合作、打造人才實訓基地,我們實現了產品技術、設備裝備的升級創新,使產品逐步向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高端化等方向發展,同時也為公司技術升級改造儲備了專業技術人才。”陳東青表示。
無獨有偶,日興水產也在強化研發平台,推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下足了功夫。
日興水產海洋小分子肽提取車間。日興水產供圖
近年來,日興水產與江南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農科院等高校合作,引進高端技術創新人才,同時打造了一支由陳堅院士團隊、國家“萬人計劃”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授級高工等組成的海洋生物創制產業領軍團隊,還建立了“未來食品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鮑魚養殖加工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研發平台,共同開展海洋生物酶工程與蛋白質工程等引領性科技攻關,承擔國家和省級海洋科技創新項目20多項。
創新為筆,科技為墨,在民生的畫卷上,福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如同一座座“橋梁”,將科技的力量穩穩地傳遞到民生所需的各個角落。它們正以更加廣闊的視野和深遠的布局,持續提升科技服務民生的高度與深度,致力於將“民之所需”這一“課題”解答得更加精准、更加圓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