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次走訪挖出小區公共收益“糊涂賬”(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本報記者 劉曉宇
2025年01月24日08: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要深化基層監督體制機制改革,把紀檢監察同對基層巡察結合起來、同各方面監督統籌起來。”

  積極回應群眾訴求,福建省紀委監委將“整治小區公共收益”納入點題整治項目。安溪縣部分小區試點推行“業賬社審”監管模式,業委會的每筆收支均由社區干部分級審核把關,接受縣、鎮紀檢監察機關和社區黨支部紀檢委員的監督。截至目前,安溪縣52個社區共審查99個小區業委會賬目4056筆,發現並糾正問題157個。

  ——編  者

  

  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鳳城鎮,大多數人都認識蘇振貴。經營餐館十幾年,蘇振貴心裡時刻裝著兩本賬——一本是自家餐館的經營賬,另一本則是所在社區的收支賬。

  “在賬目上想蒙我?現在基本是不可能的!”快人快語的蘇振貴同時擔任文昌社區黨支部書記,對於社區所轄的3個小區公共賬目,他熟稔於心,也很自信。

  這份信心來得並不容易。

  2021年,蘇振貴擔任文昌社區黨支部書記,起初也為賬目抓耳撓腮——所轄3個小區缺乏有效監管,公共賬目成了一筆“糊涂賬”。“最離譜的是藍溪國際小區,明明資產不少,結果賬目上還欠錢。”蘇振貴的愁心事,也是眾多社區干部的煩心事。

  2023年,福建省紀委監委將“整治小區公共收益”納入點題整治項目,推動紀檢干部下基層、找問題、提舉措,同時著力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一次走訪,讓這筆“糊涂賬”露出了端倪。

  為了弄清小區公共收益賬目,安溪縣紀委監委黨風室主任劉木釵和住建局工作人員一起到藍溪國際小區走訪,蘇振貴將疑惑說了出來。

  “有沒有辦法讓小區公共賬目得到有效監管?”邊聽邊記,手中的筆沒有停下來過,劉木釵隨口發問。

  “我覺得小區的賬目,社區要審、業主要看、流程要規范!”蘇振貴說出心裡話,“你看,就拿這沿街5間店面來說,租金收入明顯低於市場價。”

  翻開租賃合同,劉木釵發現了其中的蹊蹺——合同出租方簽字處,均是藍溪國際小區業委會主任肖力(化名)的名字,約定的租金低得離譜。“大伙兒都說那幾個店主是肖力的朋友,這算不算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蘇振貴手指承租方名單發問。

  “屬實就算!”拍照、取証,劉木釵請蘇振貴將自己帶到其中一家茶葉店。“老板啊,老蘇帶我來喝茶,咱們一塊聊聊唄!”一進店門,劉木釵巧妙的“取証”也開始了……

  隨后的一個月內,經歷多次排查取証,肖力優親厚友、隨意定價的問題基本查清。“賬目管理混亂,資產處置隨心所欲,這是典型的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身為黨員的肖力,被所在黨組織和紀檢監察部門批評教育,主動辭去了業委會主任職務。”劉木釵說,同時,負有監管責任的文昌社區原黨支部書記李源(化名)也被談話提醒。

  “整治不正之風,目的在於促進基層善治,做好‘后半篇文章’尤其重要。”坐下細聊,劉木釵發現,居民“加強小區賬目監管”的呼聲很高,“老蘇的想法或許值得一試。”經過一番走訪調研、論証謀劃,“業賬社審”監管模式在藍溪國際小區試點。

  何謂“業賬社審”?“小區業委會的每筆收入支出在報賬之前,報所在的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由社區干部分級審核把關,並接受縣、鎮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社區黨支部紀檢委員的實時監督,確保賬目有人把、管得住。”蘇振貴解釋道,“就拿我來說,十幾年的看賬經歷,很難有什麼賬目能騙過我的眼睛。”

  此外,他們還有個“秘密武器”——監督微信群。安溪縣紀委監委借助省紀委監委推廣、覆蓋到每家每戶的基層小微權力平台以及小區業主群,邀請鄉鎮紀委、社區干部、網格人員加入。社區、物業、業委會每季度都會把小區每筆公共收益收支發在群裡公示,保障業主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一個杯子通常五六塊錢,怎麼報價8塊?”有一次,藍溪國際小區採購了一批杯子,價格在群裡一公布,就有業主質疑。隨后,社區紀檢委員組織核查,發現是定制的杯子,因此價格比市場價略高,便督促業委會在群裡解釋清楚。

  “社區干部介入審核,兩個群一並公示,紀檢監察機關和主管部門、鄉鎮同時盯著,業委會不敢亂來了。2024年小區的公共收益一下子提高到40多萬元,居民紛紛在群裡點贊。”談起“打頭陣”,蘇振貴一臉滿意。

  得益於“業賬社審”和相關機制的同向發力,不少小區通過“盤活一批、回收一批、改造一批”,公共收益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轉變。藍溪國際小區將沿街店面重新出租以后,租金收入增加了3倍多。“有了收入,我們又可以多為小區辦點實事了。”小區新任業委會主任林培安說。

  整治小區公共收益管理中存在的不正之風,一組數據見証成效:安溪縣52個社區累計審查99個小區業委會賬目4056筆,發現並糾正問題157個,處理數名業委會人員,年增加公共收益1150萬元。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4日 11 版)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