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春走基層丨9000米僅重0.3克  看一根絲背后的“科技含量”

林盈 楊灝昱
2025年01月25日10:2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嗡——嗡——嗡——”臨近春節,在我國紡織業重鎮——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凱邦錦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邦)的錦綸紡絲車間正忙著趕訂單。從這裡走出去的錦綸紗線,在內衣、絲襪、羽絨服、沖鋒衣等日常衣料中大范圍使用。

正在對錦綸成品進行品控檢測的工人。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正在對錦綸成品進行品控檢測的工人。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嚴格控制溫度濕度的紡絲車間內,一台台紡絲機器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一位穿著短袖的工作人員獨自監看兩排設備運行情況,汗水在工裝上沁出一片深色。

“由於紡絲工段需要保持加熱狀態,所以需要機器持續運轉才能保障質量和效率。”凱邦生管部部長阮育余向記者解釋,錦綸原料經過螺杆擠壓機,高溫熔融后擠壓經過特定的模具,配合牽伸工藝,制成極細的錦綸纖維,最后在卷繞車間成卷方可“出道”。

打開紡絲設備,記者看到內部空間原來連通著兩個樓層。從上層加熱擠出的“新鮮”錦綸細絲,經過牽伸、冷卻后於紡絲油嘴處集束,成為“24合一”的絲線。

“單絲線密度0.3旦以下,也就是9000米長重0.3克。每一股成品絲都是由24根細絲編織成的,這就是我們的超細旦纖維。”阮育余用手搓開一縷錦綸樣品,極細的白色纖維在空中飄動,幾不可見。

“纖維雖細,但做出來的布料卻柔軟耐磨,這是我們近些年在研究的方向之一。”阮育余說,車間的每卷紗都能200萬米連續生產不斷絲。

工人正在維護設備。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工人正在維護設備。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每卷紗的長度能達到200萬米。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每卷紗的長度能達到200萬米。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過去,紡織企業總給人留下“千人紗、萬人布”的印象。但在凱邦的生產線上,記者發現從一包原料到一卷成絲,隻有四層樓的距離,紡絲過程隻需寥寥數名工人。

早在幾年前,凱邦就成為福建省首個紡織制造業運用5G專網與生產制造融合企業,完成了“5G+工業互聯網”工廠的建設。

凱邦數控室大屏上各車間數據一目了然。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凱邦數控室大屏上各車間數據一目了然。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在數控室長達數米的大屏幕上,從投料到紡絲、卷繞,再到質檢、包裝入庫,所有生產中的相關數據一目了然。“這裡能看到每個車間的水、電、用料消耗情況。以前出現故障或者殘次品需要一台台機器去找問題,現在通過二維碼就能溯源到這個成品在幾點、經過幾個人的手生產出來。”凱邦IT部經理林鬆介紹,智慧工廠的應用讓企業的自我提升和流程優化如虎添翼。

“智改數轉”的成功,讓凱邦錦綸科技“5G+工業互聯網”智慧工廠入選了2022年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名單。

凱邦的成長也是長樂紡織產業的一個縮影。截至2024年11月,長樂區規上紡織服裝企業增長到278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502億元,佔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3%。

近年來,長樂區已累計推動105家企業開展總投資超580億元的項目進行“智改數轉”,其中紡織企業是主要力量。

如今,長樂區已躋身全國縣級紡織產業三強,先后被授予“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全國紡織模范產業集群”“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等榮譽稱號,形成了從石化原料到化纖、棉紡、針織、染整等完整的紡織產業鏈,在中國紡織行業年工業總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地區中排名第一。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