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泉州開發區智能產業園改造項目獲評福建省低效用地再開發典型案例

2025年08月15日12:14 |
小字號

如何以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為抓手,持續探索節約集約用地新路徑,推動城鄉發展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挖潛”轉型?近日,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公布第三批13個低效用地再開發典型案例,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智能產業園改造項目案例成功入選。

泉州開發區智能產業園項目總用地面積105畝,由相鄰的三宗地組成。泉州開發區以區屬國有企業(泉州開發區園區建設公司)為開發建設主體,通過法拍、競拍等方式依法取得3宗低效、儲備用地和“僵尸企業”廠房。

泉州開發區從組織領導、工作力量、規劃引領、資金保障等方面全面發力,聚焦成片統籌開發,探索土地性質統一、土地使用年限統一、規劃經濟技術指標統一“三統一”多宗合並開發新模式,對3宗用地土地性質、土地使用年限、規劃經濟技術指標進行統一,多宗合並開發,推進改建和新建相結合成片綜合提升,建成“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新型產業社區,為優質企業落地提供物理空間,高效盤活智能產業園。

規劃先行,統一建設用地性質。地塊一為儲備用地,在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用地性質為居住,為推動與周邊相鄰地塊二、地塊三等兩塊工業用地連片開發,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用地性質統一問題。為此,泉州開發區經請示市政府同意,通過開展地塊動態維護工作,按照法定程序組織專家論証、公示等,市政府審批同意地塊一用地性質由居住調整為工業,項目容積率設定為2.5,為后續的連片統籌開發奠定堅實的規劃支撐。

用地保障,統一土地使用年限。地塊二和地塊三為泉州開發區園區建設公司2022年初通過拍賣取得,土地使用年限至2055年8月,還剩余33年。而地塊一為儲備工業用地,通常設定的出讓年限為50年。為確保三個地塊使用年限統一,可多宗合並開發,經協調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採用彈性年限出讓新做法,在地塊一儲備用地出讓時,將其使用年限設定與地塊二、地塊三一致,使用年限統一至2055年8月,有效解決土地使用年限不一致的問題。

多宗歸一,統一用地規劃指標。區屬國有企業於2022年6月通過“招拍挂”取得地塊一后,擬與地塊二、地塊三合並開發建設,但存在三個地塊規劃條件不一致、容積率偏低等問題。泉州開發區以優化園區空間布局為目標,組織開展地塊規劃條件變更論証,論証后重新下達規劃條件,三個地塊項目容積率整體提升至2.5,為智能產業園項目的統籌規劃建設鋪平道路。

改舊建新,構建新型產業社區。注重產業發展與園區建設規劃的有機融合,按照智能產業園的功能定位,選取國內高水准的設計單位參與設計,自然資源等部門提前介入、給予技術指導,確定建設方案為改舊建新。保留原有建筑,對已建建筑進行功能梳理和微改造,提升廠房功能、景觀﹔新建5幢新型標准化廠房,合理設計廠房層高和荷載,符合工業上樓、科技創新性、商務性的要求,建設IP產品展示區、IP推廣區、休閑服務區,打造集設計創新、生產辦公、住宿休閑為一體的現代化產業社區。

泉州開發區智能產業園項目探索土地性質統一、土地使用年限統一、規劃經濟技術指標統一“三統一”多宗合並開發新模式,主要是依據《自然資源部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泉州市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和《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泉州市推進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中關於城鎮低效用地盤活利用政策,在福建省自然資源廳指導下,結合泉州開發區實際推進。

經過“三統一”多宗合並開發后,智能產業園成功引進聚攏共業、凱源數科、金帝、榮信智造、開普勒、賽牡丹噴墨、超維醫療等項目,正在洽談引進赫步精密傳動類產品研產基地等優質項目入駐。

目前,智能產業園可招商面積13.9萬平方米,現已完成招商面積約12.9萬平方米,共招引入駐企業11家,剩余招商面積約8000平方米(已有2家優質企業意向入駐),招商入駐率達94.2%,今年內入駐率可達到100%。2024年,試點園區總體創稅3800多萬元,畝均稅收超百萬元。待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可實現產值20億元、稅收2億元。(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