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漁首日,福建惠安超500艘漁船出海“爭鮮”

停靠在惠安縣崇武國家級中心漁港的漁船蓄勢待發。人民網 李昌乾攝
漁民們在做出海前的最后准備。人民網 李昌乾攝
人民網泉州8月16日電 (李昌乾)碧海藍天映彩旗,鑼鼓喧天慶開漁,為期三個半月的休漁期正式結束。8月16日上午,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崇武國家級中心漁港內,以“惠漁揚帆·鮮躍藍海”為主題的2025年福建省開海文化季泉州分會場(惠安)活動正式啟動。活動現場,惠安縣526艘漁船爭“鮮”出海,向各大漁場進發,拉開惠安新一輪“耕海牧漁”的壯麗畫卷。
惠安縣526艘漁船爭“鮮”出海。人民網 李昌乾攝
開漁儀式啟動現場。人民網 李昌乾攝
惠安縣526艘漁船向各大漁場進發。人民網 李昌乾攝
“開漁,不僅是傳承千年的文化盛典,更是漁業發展的嶄新起點,寄托著人們對新一年漁業豐收、生活幸福的美好祈願。”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蘇耿聰在致辭中說,開漁儀式不僅是漁業生產的“沖鋒號”,更是傳承海洋文化、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紐帶。
開漁儀式上,原創舞蹈《惠漁揚帆》中,舞者以靈動舒展的舞姿,再現千帆競發的壯闊景象,生動詮釋惠安漁民對大海的深厚情感與對豐收的熱切期盼﹔歌曲《歡歌魚躍慶滿倉》則用歡快的節奏傳遞豐收的喜悅,節目豐富多彩,既展現了惠安漁民的勤勞與豪邁,也寄托著對風調雨順、魚蝦滿艙的美好祈願。
不同於傳統開漁儀式,此次開海文化季打造沉浸式漁文化嘉年華,讓市民與游客深度感受漁家風情。百名漁民身著傳統服飾,開展開漁民俗巡游﹔惠女編織漁網、漁家角力等非遺展演輪番上演,生動還原漁村生活場景,進一步提升“惠女風情”“崇武漁港”等文旅IP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與此同時,活動現場,閩南開漁吉祥物“惠惠”“安安”萌趣亮相,其造型融合了惠安女服飾,憨態可掬中盡顯地域特色。
開漁嘍!人民網 李昌乾攝
惠女挑花燈參與開漁節巡游。中共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惠安女傳統漁網修補。中共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福建省傳統漁業強縣,惠安縣坐擁1725平方公裡海域、138公裡海岸線及74座島礁,已構建起“捕撈—養殖—加工”一體化現代漁業產業格局。2024年,該縣水產品產量突破25萬噸,漁業總產值達46.96億元,佔大農業產值比重超70%,彰顯漁業在縣域經濟中的支柱地位。目前,惠安縣已建成8個標准漁港,集聚100余家水產加工企業,年加工產量達16萬噸﹔紫菜、鮑魚等特色產業集群持續壯大,大港灣國家級生態養殖示范基地內,牡蠣新品種與海馬、金虎斑等優質水產規模化養殖成效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引進相關企業,惠安縣創新打造牡蠣殼資源化利用產業鏈,成功完成全國首筆牡蠣殼固廢碳匯交易,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與此同時,嘉利通冷鏈物流園、崇武西商漁業城等重大項目加速落地,為海洋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使其成為縣域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
此次活動由中共惠安縣委、惠安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惠安縣委宣傳部、惠安縣農業農村局、惠安縣文旅局、惠安文旅集團及崇武鎮人民政府聯合承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