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短視開發”變“長久紅利”  綠色轉型有了“新圖景”

李唯一 李昌乾
2025年08月19日15:3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三明的綠水青山,讓我享受到了‘生態紅利’。”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管理著1萬多頭種豬的養殖大戶左珍衛坦言,“在EOD(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項目下,我們把豬糞作為種植新型泡桐所需的肥料。”

三明市生態環境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三明之所以大力推廣養殖業實施EOD項目,就是為了進一步探索“生態環境治理+農林產業循環經濟”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一體化運作”模式組織實施,實現產業經濟生態化、畜禽糞污資源化、生態產品多元化,達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

EOD項目是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的主動作為和積極探索。項目實施對區域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積累營養物質、淨化大氣環境、畜禽糞污消納、水質保護和環境美化等方面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有了EOD項目,“養殖業”和“種植業”看似不相關,卻能夠在三明形成“生態環境導向下的內循環”,讓生豬養殖污染治理與新型泡桐產業發展協同推進。

明溪縣生態環境質量良好。人民網 李昌乾攝

明溪縣生態環境質量良好。人民網 李昌乾攝

在EOD項目的引導下,企業的綠色轉型發展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左珍衛的養殖企業,是該項目的第一處試點。他的辦公室位於養殖場5公裡外,門前挂著“兩塊牌子”——一塊牌子是專門養豬的企業,另一塊牌子是專門種新型泡桐的企業。“我這兩家企業恰好可以提升資源利用率,做到糞肥全量資源化利用,有效減少了養殖對流域水質的污染。”左珍衛說。

如今,坐在辦公室,看著監視器,左珍衛就能實現“遠程智能養豬”。看著干淨明亮的豬圈、分級儲液的設施,他感慨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抓得越緊,對養殖業綠色轉型發展越有利,這些年,我們把林地流轉過來種新型泡桐,借助生豬養殖產生的肥料讓它們茁壯成長。”

左珍衛通過監視器實現“遠程智能養豬”。人民網 李唯一攝

左珍衛通過監視器實現“遠程智能養豬”。人民網 李唯一攝

走進養豬場“隔壁”的新型泡桐種植區,隻見在肥料的供養下,這些泡桐排排成隊、高大筆直、向陽而生。

為什麼要種新型泡桐?

三明是全國首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地貌特征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根據測算,新型泡桐每畝糞污消納能力約是水稻田的5倍,能夠顯著提升單位面積土地消納能力,且其生長周期較短,可用於制作樂器、家具等,市場前景廣闊。此外,泡桐花還具有良好的景觀價值和藥用價值,能夠為發展文旅、生物醫藥產業奠定良好基礎。

明溪縣EOD試點項目的探索實踐表明,將生態環境治理和農林產業融合發展具有較強的可行性,能夠有效緩解三明現實存在的養殖行業糞污消納能力不足難題,實現資源化利用,為助力林改深化,推動森林“四庫”建設,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探索新方向。

明溪縣種植的新型泡桐。人民網 李昌乾攝

明溪縣種植的新型泡桐。人民網 李昌乾攝

當生態產業開發堅持生態環境導向,產業盈利也將反哺生態環境治理。

近年來,三明市生態環境局大力推進環境治理模式創新,圍繞流域綜合整治攻堅、廢棄礦山修復、林下經濟等內容,策劃EOD項目5個,計劃投資規模近百億元。其中,2個項目進入國家庫,2個項目進入福建省庫,1個項目進入三明市庫。隨著EOD項目實施,三明生態環境質量將不斷提升,具有三明特色的“兩山”轉化新途徑正助力養殖業、種植業等諸多行業實現綠色轉型升級。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