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閩東山城“涼”好生態“熱”經濟

2025年09月08日16:11 | 來源:閩東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涼”好生態“熱”經濟

這個夏天,寧德兩個避暑山城火了。

從周寧縣城出發,向西行駛約20分鐘,便來到海拔約1200米的浦源鎮紫雲村——華東地區海拔最高的行政村。

盛夏時節,“候鳥”總是偏愛到高海拔地區康養旅居。來自福安的游客繆女士與紫雲村一戶村民簽下3個月租約,在此盡享夏日清涼。

旅居生活,亦游亦居。“候鳥”們或在農家小院聚餐,或在山林越野觀瀑,或在溪旁觀魚,或在廊橋上伸展懶腰,悠閑自在。

“紫雲山清水秀、夏無酷暑,每年都有大量來自寧德、福州、溫州、上海、廣州等地的游客來短住避暑,甚至長居於此,成為鄉村旅游熱點。”紫雲村黨支部書記鄭財登說。

福州旅居游客在紫雲村賞魚

福州旅居游客在紫雲村賞魚

周寧地處鷲峰山脈東麓,平均海拔約800米,盛夏日均氣溫僅24攝氏度,素有“高山明珠”“天然空調城”之稱。

從年代最久的鯉魚溪到“華東第一瀑”九龍漈,從溪口漂流到八蒲“清涼谷”,從七彩后洋到樓坪古村,豐富的文旅資源讓周寧成為“候鳥”旅居的理想驛站。7月以來,當地主要賓館酒店基本滿房,熱門民宿更是一房難求。

游客在鯉魚溪夜景中沉浸式“旅拍”

游客在鯉魚溪夜景中沉浸式“旅拍”

在我國北緯30度以南地區中,壽寧也是氣候較為涼爽的山區,全縣近三分之二區域海拔在500米以上,境內多崇山峻嶺、深谷陡坡。

清晨時分,壽寧縣清源鎮韶托村黃槐湖薄霧繚繞,住在精品民宿的游客隻需推窗,即可遠眺眼前這幅山水畫卷,暢快呼吸山間的清新空氣。

黃槐湖水域面積約100公頃,是全省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加之7800多畝生態公益林環湖分布,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躋身熱門康養旅游目的地。

近年來,韶托村引入文旅運營團隊,引導“新農人”返鄉創業,開辦民宿、咖啡館、農家樂、親子游泳池等,讓游客一站式體驗研學、露營、燒烤、戲水,旅游熱度居高不下。

源於大自然的慷慨饋贈,讓山水勝景、怡人風光遍布壽寧。覽廊橋水鄉、探千年銀硐、品硒鋅美食、學紅色下黨、享天然氧吧……壽寧持續推進景區景點、旅游特色村建設,打造集“吃住行游”為一體的硒鋅功能康養旅游產業鏈。

涼爽的氣候不僅催旺文旅市場,周寧、壽寧兩座山城在看似不利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條件下,深挖“方寸地”的“涼資源”潛力,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靜宇園藝公司制作的多肉造景“九尾狐”

靜宇園藝公司制作的多肉造景“九尾狐”

一朵花,香飄滿城。

走進福建盛周花卉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鮮切花冷庫,多頭小菊的花香扑面而來。公司負責人說:“這種花卉喜涼耐寒,在具有高山氣候優勢的周寧可實現錯季生產、持續供應,遠銷海內外市場。”

多肉植物適應性強,在周寧也能拔節生長。靜宇園藝有限公司精心打造佔地10余畝的多肉植物園,培育200多個多肉品種,各式造型別致的多肉盆景吸引許多游客拍照打卡、選購產品。

從育苗、種植、冷鏈物流到銷售,周寧以全產業鏈思維推動高山冷涼花卉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短短幾年間,全縣培育引進30多家花卉苗木企業,各類特色花卉苗木種植面積增至4400多畝,全產業鏈年產值超4億元,“周寧高山百合”“周寧高山杜鵑”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

壽寧縣犀溪鎮部分村干部、種植戶在大安鄉學習考察黃精種植經驗

壽寧縣犀溪鎮部分村干部、種植戶在大安鄉學習考察黃精種植經驗

一棵草,林下生“金”。

“黃精喜陰耐寒,半嶺村的氣候、水源、土壤非常適合種植。”站在中草藥園中,壽寧縣大安鄉“新農人”吳運鴻手握一株黃精苗,不吝向專程前來“取經”的犀溪鎮十余位村干部、種植戶分享經驗。

2023年,壽寧引進鄉賢吳鴻弟創辦的展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動黃精全產業鏈發展項目落地大安鄉,試種林下多花黃精套種柔毛淫羊藿取得成功。目前,已流轉2300多畝林地,正在建設集“產、供、銷、研”於一體的中草藥種植基地。

利用林地資源和林蔭空間的林下經濟,正成為壽寧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引擎。該縣因地制宜推廣林下經濟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引導林農採取入股、出租、轉包等模式流轉林地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截至去年底,全縣林下種植面積6.7萬畝,年產值3.7億元。

海有海的壯闊,山有山的雄厚。通過放大差異化優勢,找准發展路徑,山城也大有可為。(文/圖 記者 龔鍵榮)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