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守正創新·為僑服務”系列報道之八
廈門市僑聯:堅持守正創新 全力打好為僑服務新“僑牌”

廈門是著名的僑鄉。近年來,在新時代僑務工作背景下,廈門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以下簡稱廈門市僑聯)以“守正創新”為工作主線,積極探索為僑服務新路徑,構建起“暖心、聚力、賦能”三位一體的僑務服務體系,通過數字化賦能、平台化運作、項目化推進,打造出具有廈門特色的為僑服務新模式,讓僑界群眾切實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廈門市僑聯成立75周年。75載風雨兼程,廈門市僑聯始終堅守“以人為本、為僑服務”宗旨,緊密圍繞中心大局,在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與方法,為廈門的發展作出貢獻,譜寫為僑服務新華章。今日推出廈門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守正創新·為僑服務”系列報道第八篇。
近年來,廈門市僑聯按照“凝僑心、聚僑力、匯僑智、護僑益”工作要求,堅持黨建帶僑建,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為僑服務,全力打好新時代新“僑牌”,推動僑聯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廈門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僑界新貢獻。
突出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基礎,譜好僑務工作“協奏曲”
共建共享促融合。以“黨建帶僑建”為引領,把市、區、鎮(街)、村(居)四級僑聯建設納入黨建總體格局,做到黨建與僑建工作同步研究、同步實施。全市各級僑聯組織強化政治引領,突出具體指導,通過資源共享、場所共建、特色共創,強化基層僑聯組織建設。目前全市共建有各級各類僑聯基層組織545個,基本實現“應建盡建、應覆蓋盡覆蓋”,因地制宜實現辦公場所共建共享,挖掘、推選有影響力的僑界人士作為組織“領頭雁”。
爭先創優促提升。全市建有省級“僑胞之家”52個,其中省級“示范點”、“五好”僑胞之家26個,全國僑聯系統優秀“僑胞之家”和“僑胞之家”典型選樹單位7個,“僑胞之家”優秀比例位居全省各地市僑聯前列。4個“僑胞之家”經驗做法在上級僑聯雜志先后刊登轉發,供各級僑聯學習參考。“僑胞之家”在基層社會治理、聯誼聯絡、為僑服務等工作中發揮作用明顯。
創新創建促和諧。市、區、街道三級僑聯上下聯動創新探索,在全國率先成立首個商圈僑聯——梧村商圈僑聯,吸引31家僑商僑企參與,組成“商圈僑聯幫幫團”,做大“朋友圈”,匯集僑界力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成立衛健系統僑聯,切實把衛健系統僑界人才挖掘出來、作用發揮出來、貢獻起來。主動探索推動在“三新”組織中成立僑聯組織,率先在全省僑聯系統成立銀行僑聯組織——集友銀行廈門分行僑聯分會,力求在守正創新中有效實現組織“全覆蓋”。同時,依托“僑胞之家”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僑”味濃厚、特色鮮明的活動,進一步凝聚僑心、匯集僑力,激發活力、促進和諧。
今年8月,福建省成立首家銀行僑聯組織——集友銀行廈門分行僑聯分會。廈門市僑聯供圖
突出優勢帶動,助力雙招雙引,奏好僑鄉發展“交響樂”
“搭平台”聚力賦能。截至目前,先后引進十批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累計128家海外僑團入駐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廈門聯絡總部,常態化發布廈門招商政策信息,收集僑商投資信息,組織入駐社團參加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廈門)國際跨境電商展覽會等廈門重要經貿活動,每年開展“僑領僑商廈門行”專場活動,推動僑商僑領深度參與廈門經濟建設。發揮市新僑人才聯誼會和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廈門聯絡總部的平台作用,舉辦人才發展政策環境解讀會、人才政策專題宣介、新僑人才創新創業沙龍、新僑人才國情研修班、僑智僑企創新創業研討會等系列活動,促進人才交流,匯聚僑智力量。
“聚僑力”涵養僑智資源。發揮僑界人才薈萃、融通中外的獨特優勢,從海外僑領中精選聘請“人才交流發展顧問”,引導他們當好“宣傳員”,通過朋友圈、華文媒體和社團聯絡交流等渠道宣介廈門引才引智政策,牽線搭橋協助引進國際化人才。“走出去”赴海外開展引資引智宣傳推介,以僑胞“根”的記憶和“鄉愁”凝聚僑心,引導僑胞回鄉來廈投資興業。將市委組織部官網“人才之家”專欄鏈接到僑聯網站,開辟“新僑人才風採”專欄,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優秀新僑人才代表創業故事,營造僑界人才奮力拼搏的良好氛圍。
“強智庫”服務發展。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僑聯,及海外華僑華人社團、校友會、高層次人才聯系交往,推薦優秀新僑人才、團體、科研成果參評“中國僑界貢獻獎”,截至目前累計獲獎數位居全省各地市僑聯首位。持續與廈門高校合作,建立健全閩僑智庫廈門大學研究中心、廈門理工學院研究中心,發揮高校新僑“智囊團”作用,撰寫一批批高質量僑情專報,被有關單位採用數百篇次,信息工作位居全省各地市僑聯前列。
2025年廈門市僑聯舉辦新僑人才創新沙龍。廈門市僑聯供圖
突出服務創新,凝聚僑心僑力,畫好僑界和諧“同心圓”
創新載體“愛心惠僑”。在市慈善總會設立“僑愛心慈善基金”和“僑商聯合會慈善基金”,作為僑界愛心“儲水池”,截至目前累計籌措和接受愛心單位及僑界愛心人士捐贈超過700萬元,切實做到取之於僑、用之於僑、以僑助僑,幫助僑界困難群體約1500人次。
打造品牌“暖心為僑”。依托基層僑聯組織及時了解和掌握歸僑僑眷家庭困難情況,市、區僑聯上下聯動、協作配合,挖掘、發揮僑務資源優勢,打造優化一批為僑服務工作品牌,包括“溫暖送百家·真情暖僑心”“僑助未來·愛心助學”“愛滿重陽·情暖老僑”“心系桑梓”“近鄰·暖僑”等,暖僑助僑服務覆蓋僑界困難學生、重病、孤寡、高齡等群體,全市僑聯系統近三年年均暖僑助僑服務約1800人次,基本實現暖僑助僑幫扶全覆蓋。
2023年9月,“僑胞權益司法保護工作站”和“涉僑法律服務工作站”在聯絡總部揭牌。廈門市僑聯供圖
搭建平台“熱心護僑”。加強與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廈門市司法局等多部門聯動,深化“法僑、司僑”協作,推動設立“僑胞權益司法保護工作站”和“涉僑法律服務工作站”,通過開展司法與僑務對接工作,建立健全全方位涉僑權益司法保護協作機制,協助開展境外法規核實,推薦僑胞調解員,轉遞僑胞案件材料,推進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宣傳推介具有國際化的海絲中央法務區法律服務品牌,引導海外僑胞通過“涉僑法律咨詢”現場窗口和12348法律咨詢專線以及“海絲法務通”小程序獲得“線下+線上”全天候便捷法律服務。結合“送僑法下基層進社區、進華僑農場”,市僑聯法顧委定時定點常態化開展“法律咨詢日”公益活動,近三年年均接待咨詢近50件次。
2025年8月16日,“僑法護航健康行,情暖竹壩僑家園”活動中開展義診和法律咨詢服務。廈門市僑聯供圖
優化服務“真心助僑”。向基層僑聯組織和僑界群眾發放《廈門市歸僑僑眷服務指南》1000余冊,一次性告知6項涉僑政務服務事項辦理須知和僑界困難群體救濟補助申請條件,並簡化辦理程序,僑界群眾實現“最多跑一趟”。每年舉辦基層僑聯干部骨干培訓班,近三年參訓超過200人次,不斷提升僑務干部綜合素質和為僑服務能力水平,注重充分發揮社區網格聯動機制和“僑胞之家”等活動陣地,確保僑務工作有處找有人管,打造家門口的“僑務服務圈”,有效推動黨僑融合共發展。(林林 林芳)
相關鏈接:
廈門仙岳山福德文化廣場片區:多場所聯動綻放華僑文化魅力 打造僑胞交流新高地
廈門海滄區僑聯僑史研究會:從僑史溯源到僑心聚力 讓僑鄉記憶化作“連心橋”
廈門市同安區僑聯“心系桑梓”:根脈牽情連僑誼 尋根筑夢締百緣
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廈門聯絡總部:百家僑團聚鷺島 匯聚僑智興廈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