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福建频道|热点专题

“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是中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手笔、大战略和大布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抓紧”二字,令“丝绸之路”成为全国“两会”的高频热词。一时间,福建周边的全国多个省市区都在挖史例、谈优势、说规划,想在这一拨扩大开放的进程中抢得先机。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两千多年来,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一直在福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福建省情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无疑是历史与时代赋予福建的又一巨大发展机遇。福建如何积极作为,抢占先机,迎接挑战;加强合作,拓展空间;扩大交流,深化友谊;打造影响,提升地位?本网特别策划举办专题会,邀请有识之士、专家学者把脉国家战略中的福建机遇,共同为福建加快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建言献策。

王毅:“一带一路”为亚洲振兴插翅膀

“一陆一海”两大倡议是以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西开放为契机,为自古以来的丝绸之路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与各国一道,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两支强劲的翅膀。 [详情]

人大代表建议设立泉州“海丝”先行区

建议国务院批准或授权国家有关部门联合批准在泉州市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先行区,并将泉州 “先行区”建设工作纳入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局。 [详情]

郑新聪:“一带一路”是泉州新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泉州市市长郑新聪表示,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福建泉州如今又赢得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新机遇。[详情]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起点福建泉州,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当时出口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等,进口的是香料、玻璃器皿、象牙、花草等异域珍宝,故而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之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他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详细】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详细】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基础合作新空间。【详细】

“四个并重”推进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福建省侨联副主席 陈式海

    既要重视港澳台关系,又要重视海丝国家;既要重视投资贸易,又要重视人文交流。 [详细]

发挥侨力资源优势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福建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李鸿阶

    福建和海丝国家隐藏着重要的侨力资源优势,要加快融入“一路一带”海上总规划建设,突出重点领域和项目建设。[详细]

加大宣传 创新品牌 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

福建省博物院院长 吴志跃

    要高度认识福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性,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创新经济、文化、外交品牌。 [详细]

建议设立海洋文化博物馆 成立中国船政大学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 谢必震

    福建特殊的历史地位,赋予福建特殊的历史使命。福建应加强海洋文化遗址的保护,加大海洋人才的培养力度。 [详细]

整合“海丝”文化资源 打造国际级旅游目的地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郑耀星

    要注重“海丝”文化价值提升,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将“海丝”旅游和陆路旅游对接,形成区域市场。[详细]

加强信息与教育合作 提升福建特色产品品牌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林筱文

    “海丝”是经贸之路、文化交流之路。福建要抓住东盟内部合作与市场化提升、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机会。[详细]

把港口航运业发展放到突出位置 为海丝建设添新动力

福建省港航管理局副局长 叶祥辉

    福建深水港口资源全国第一,要加快江阴、厦门、湄洲湾等港口建设,完善铁路货运等配套基础设施。 [详细]

福建应该成立联合机构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福建海洋渔业厅宣传信息办副主任 房月英

    福建要与“海丝”国家加强海洋科技、政策、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的研究与合作,提高公众海洋意识。[详细]

指针回拨千年,是泉州湾一段丝绸般的时光。天地间秀手一抖,一幅“梯航万国”的长卷从这里铺向大洋彼端。数百年间,港外千帆叠影,城内市声如沸,“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成为古老中国眺望西方的窗口。泉州同时也是最早提出“海丝”申遗的城市,作为中国唯一一个获得联合国认定的“海丝”起点城市,泉州海丝遗存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品种之多样、代表性与典型性之杰出,都为全球古代港城所罕见。为传承和保护“海丝”遗存,泉州陆续建成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0个非遗博物馆,13个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建立“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保护体系,投入3亿元对申遗的“海丝”史迹进行维修整治。[详细]

漳州月港曾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时空链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欧洲与东方贸易往来的新航线开辟之后,中国瓷器给世界文化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漳州窑瓷器作为中国外销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漳州月港运送到世界各地,也把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而随着月港走向没落,漳州窑瓷器也因销路受阻而颓废,蜚声海外的“砂足器”、“汕头器”、“吴须赤绘”、“交趾瓷”、“饼花手”等各类瓷器,只能成为后人遥远而美丽的遐想。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漳州窑瓷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输出产品,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人类文明的交流具有重要作用。[详细]

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中期至五代时期,不仅发挥着中外经济贸易通道的历史作用,还促进了东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流以及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就佛教文化交流来讲,唐末五代主闽的统治阶层十分推崇佛教,寺院及僧侣数量居全国前列,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佛寺(如雪峰寺等)与高僧,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时期,外国僧人频入福州,福州开元寺被官方作为接待各国来闽僧人之所,印度般坦罗、日本圆珍等高僧曾在此学习交流佛学,或以福州为学习佛法的一个中转站。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考证,在日本开创真言宗的空海大师于唐贞元二十年八月十五日漂抵福州,在长溪县赤岸登陆,这是福州境内第一次接待日本遣唐使船舶。[详细]

flash content

人民网福建频道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策划:赖俊文 李挺   编辑:李羽超   设计:焦艳

  1.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2.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3.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