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 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东大村的张联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汉,没有任何科研基础和育种经验的他,只是凭着一股对水稻育种工作的热爱和矢志不渝的斗志,埋头苦干,终于选育出优质稻“东联5号”。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东大村的张联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汉,没有任何科研基础和育种经验的他,只是凭着一股对水稻育种工作的热爱和矢志不渝的斗志,埋头苦干,终于选育出优质稻“东联5号”。
  • 现在的张联财是南安市码头东联农业科技示范场场长。40多年来,为了培育优质水稻,张联财投入了所有储蓄,还曾向码头信用社贷款10多万元。现在的张联财是南安市码头东联农业科技示范场场长。40多年来,为了培育优质水稻,张联财投入了所有储蓄,还曾向码头信用社贷款10多万元。
  • 为克服水稻品种培育的难关,他先后到华南农大、广东农科院、福建农学院、湖南农大虚心求教,也多次邀请著名育种家谢华安、王乌齐、杨仁催等教授到农田来指导,坚持订阅10多份科技杂志报刊学习研究,提高自身水稻育种水平。为克服水稻品种培育的难关,他先后到华南农大、广东农科院、福建农学院、湖南农大虚心求教,也多次邀请著名育种家谢华安、王乌齐、杨仁催等教授到农田来指导,坚持订阅10多份科技杂志报刊学习研究,提高自身水稻育种水平。
  • 他还向周边的农户租用50多亩水稻作为育种试验田,每季都无偿把产量付给人家,如果出现自然灾害而减产还要赔偿农户的产量,而这样的租地实验一干就是十多年。他还向周边的农户租用50多亩水稻作为育种试验田,每季都无偿把产量付给人家,如果出现自然灾害而减产还要赔偿农户的产量,而这样的租地实验一干就是十多年。
  •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张联财培育出优质稻“东联5号”,于2007年1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2008年省优质稻主推品种及省“6321”计划重点提纯与扩繁优质稻新品种,2011年至2013年在泉州市推广种植50.68万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张联财培育出优质稻“东联5号”,于2007年1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2008年省优质稻主推品种及省“6321”计划重点提纯与扩繁优质稻新品种,2011年至2013年在泉州市推广种植50.68万亩。
  • “东联8号”在省首届地产优质米评选中被评为银奖,“东联1号”省第三届优质红米(稀饭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铜奖。“东联8号”在省首届地产优质米评选中被评为银奖,“东联1号”省第三届优质红米(稀饭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铜奖。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