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转型 向绿而行(深阅读·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核心阅读 开发集约低碳的深远海养殖模式、建设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近年来,福建立足自身能源资源禀赋,加快节能降碳技术研发与利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发展。 满满一盆水,泼在由灰色地砖组成的地面上,摁下秒表计时,不足5秒,地砖颜色转暗,这意味着积水完全下渗。…
迎峰度夏 电力保供在行动 秦皇岛港,煤炭码头正在作业。河北港口集团供图
今夏,部分地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
一张竹木弓的铿锵回响(关注体育产业·工匠精神) 校直箭杆
缠筋加固
粘贴箭羽
添加画活
成品竹箭
张召羽正在试用弓箭成品。受访者供图
核心阅读
福建屏南,群峰耸峙、雨量充沛,孕育了茂密的竹海,也造就了屏南传统竹木弓箭制作技艺。…
“我们在福州有个家”(记者手记) 盛夏时节,绣球花开。近日,福建鼓岭迎来了前来出席“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的美国老朋友。…
当好科技与田野的桥梁(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打通科技帮扶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要“帮”还要“育”,关键在培养更多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人才 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2014年,我来到福建省南平市,开展中药材栽培研究与应用推广的科技帮扶工作。到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是责任,也是光荣。…
紧扣时代主题 繁荣戏剧创作(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无论何种题材,戏剧创作都力图紧扣时代主题,让剧目与现实社会产生最广泛的连接,始终与人民情感共鸣、与时代价值共振 福建戏剧积淀丰厚、传承久远、剧种繁多、特色鲜明。继去年歌仔戏《侨批》、莆仙戏《踏伞行》分别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之后,最近,福建戏剧又在“曹禺奖”“梅花奖”评选中表现不俗,在20个奖项中摘得三项。…
习近平的调研故事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福建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东海之滨,上汽集团福建宁德生产基地整车制造、一派繁忙;西溪河畔,九牧厨卫南安智能工厂生产线实现自动运行;五虎山下,东南汽车闽侯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加紧实施……行走八闽大地,能够深刻感受到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步履坚实有力。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希望福建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福建牢牢守住绿水青山(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绚丽的晚霞层层叠叠,明净的湖面波光粼粼。望着满山青翠,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高濑村村民吴传花感叹:“以前的养殖场,现在变得这么美,真像是在做梦!” 位于长泰区的古农农场白石作业区,几年前还是一片无序养殖区,经过生态治理修复,蝶变为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
接续奋斗的风采 图①:吴天一正在与记者交流。姜 峰摄
图②:巡边路上的魏德友。…
福建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过去天天风吹日晒,还常因台风、赤潮担惊受怕。”养鱼几十年,59岁的颜家强没想到,快到退休年龄了还能体验一把“高科技”,“现在每天动动手指就能操作设备。…
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权威发布) 6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介绍,经中央批准,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7月18日至1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
新型种养体系促增收 一大早,走进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花桥乡大浦村,山间的风吹来丝丝凉意,花桥乡农户陈斌却已忙得满头是汗。来到山垄田上的种养基地,陈斌在田垄旁蹲下,连泥带水抓一把,手里多了几个田螺。…
“让美中人民友谊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论坛当天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主题为“传承友谊薪火 共创美好未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鼓岭之友”部分成员等中美各界人士参加。…
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1992年,我邀请加德纳夫人访问鼓岭,帮助她完成了丈夫梦回故土的心愿。…
村里办乐龄学堂 老人有精神乐园(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①) 开栏的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福建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泉州石狮卡宾创意园内,布料经自动裁剪机分割后,沿着智能吊挂系统送到具体岗位,由工人缝制后一路送往仓库;漳州三宝集团热轧卷板厂里,超1300摄氏度高温的铁水,沿着全自动生产线向前流淌,冷却成为高强度钢……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牢记总书记嘱托,福建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培育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法官进企业 服务解难题(办实事 解民忧)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福建各级法院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司法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 当下,在福建省南平市,法律特派员们积极提供多元司法服务。…
各地特色龙舟风俗 湖南汨罗 守仪式 祈顺遂 龙舟竞渡是湖南汨罗江畔一项历史悠久的端午活动。按照汨罗传统龙舟风俗,龙舟队在参加比赛前,会举行祭龙头、龙头点睛、龙舟上红、龙舟下水等一系列仪式。…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特种设备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新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感恩奋进,传承弘扬好“晋江经验”(记者手记) 一种经验,让一方县域沧桑巨变,因高瞻远瞩而历久弥新。 在晋江采访感受最深的是,无论干部、企业家还是群众,对“晋江经验”发自内心地感恩和笃行。…
以实体经济为支撑锻造发展新优势 这是一片热气腾腾的土地,这里传承爱拼敢赢的基因。 这就是福建泉州的晋江,民营经济对地区产值贡献达95%以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四位,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9年居福建省县域首位。…
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举行 6月17日下午,以“为家而歌·同心向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在福建厦门隆重开幕。海峡两岸及港澳各界妇女近400人参加。…
厚植情谊增进福祉 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跨海相会,共叙情谊。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日前在福建厦门拉开帷幕。…
晋江升级之路 晋江城市风光远眺。吴宝烨摄
福建晋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典范。…
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 “希望两岸同胞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 6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十五届海峡论坛致贺信,阐明了“国家好,民族好,两岸同胞才会好”的大道至理,宣示了持续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政策主张,充分体现了对广大台湾同胞的深情牵挂和关心关怀。两岸同胞倍感振奋、深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