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婚致贫”“随礼返贫” 负担不起的“乡村爱情” 每年腊月,是不少农村地区结婚的“高峰期”。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村婚嫁成本大幅上升,许多农村家庭拿出几十年积蓄甚至举债结婚,还有一些贫困户“不能丢面子,借钱随份子”,导致“因婚致贫”“随礼返贫”等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
不能忽视的“情绪安全感” 情绪安全感是在两人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建立起来的,当夫妻彼此给不到对方这种安全感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彼此失去信任。和一个“不能信任”的人生活在一起,是一件让人非常恐慌的事情。…
过年了,听听你的身体有什么健康心愿? ■ 梅青 1.牙齿的抗议:逢年过节,最被羡慕的就是我,多少美食大餐,都是我第一个品尝,但这里面的辛酸又有谁知道。放假后,主人作息变得不规律,很多次半夜喝到烂醉,回家倒头就睡,忘了给我洗澡。…
评定学生经济困难 禁止当众“比穷” 针对近日一些媒体报道的有地方学校评定助学金时让学生“当众比穷”的情况,教育部22日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保护受助学生尊严”。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指出,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依据其家庭经济状况,不能加入其他非经济因素,坚决杜绝将“助学金”变成“奖学金”或用“助学金”代替“奖学金”的行为。…
以融合教育助残障儿童“告别”孤岛 1月17日11时15分,云南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大会刚一散会,设在会场茶歇区的提案接收处一下子来了6名委员,他们联名提交了一件《关于加大实施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力度的建议》。委员们建议,将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适时转型。…
“临时夫妻”现象不能选择性无视 春节将至,随着每年一度的农民工返乡潮,这一群体的情感生活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日前,某媒体刊发了《农民工组成“临时夫妻”,解决生理需求你可愿意?》的报道,称“临时夫妻”只是“露水夫妻”,“只是解决农民工的实际生理需求,几乎不存在破坏原有家庭的可能”,引发争议。…
夫妻财产约定那些事儿 ■ 马麟 近日,笔者接到一个夫妻财产约定的公证申请。一对夫妻,刚刚结婚1个月,要将原本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处房屋,约定为男方单独所有(原因是这套房子的出资,全部来自于男方父母)。…
“全面两孩”不能让女性独自“负重前行” 江西省两会正在进行中,记者了解到,在这次会议上,江西省政协妇联界别的委员们聚焦女性热点话题,以“政协妇联界别”集体的名义带来的两份提案,分别关注反家庭暴力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生育责任分担机制,促进“全面两孩”政策有效落实。 通过调研,妇联界委员发现,反家庭暴力法为遏制家庭暴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推诿、不作为的现象。…
“反逼婚”的你,现在还好吗? 编者按 日前,国内婚恋交友平台世纪佳缘发布《2016-2017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显示,全国有近六成的单身男性与半数的单身女性表示曾经被父母逼婚,这一比例与2014年相比上升到两倍。“80后”男性与“75后”女性感受到来自各方的逼婚压力最大,“90后”男性压力感也超过“75后”男性,占比分别为53%与51%。…
婚姻中真正的公平是什么? ■ 罗近月 无意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家庭矛盾调解的节目,只见一个女人正咬牙切齿地控诉: 我辛苦持家养娃,他整天逍遥快活,这公平吗? 我的钱花家里一分不剩,他的钱用在哪里我一无所知,这公平吗? 我对他专心如一,他居然撩起别的女人,这公平吗? 我提出离婚,但他想都不想就答应了,这公平吗? 为了这个家,我辛苦付出多年,想想他和他的家人是怎么对我的,我不甘心。我要让大家都知道他们这般的恶劣行径,让他们以后都过不上一天的舒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