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祖群英

2020年05月28日20:24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脱贫攻坚,强调把脱贫作为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半年时间,正是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坚定必胜信心,决战决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这个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但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全国还有50多个贫困县未摘帽、2000多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并未全部脱贫。“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脱贫攻坚战必定是场艰苦卓绝的大仗硬仗。面对这样一场硬仗,绝不能因为时间紧、难度大、“骨头硬”而急躁冒进或是畏难厌战。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我们要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以昂扬奋进的战斗姿态投入最后总攻,必定会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瞄准突出问题,精准发力。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巨大挑战。一些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到影响,如不采取措施,短时间内收入就会减少。一些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生产和消费下降,影响产业扶贫增收。一些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道路等项目开工不足,不能按计划推进。因此,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对于疫情较严重的地区,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对于疫情较轻的地区,要切实做好贫困劳动力务工、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等一系列脱贫工作,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要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进一步调动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大扶贫格局强大合力作用。重点关注对因疫情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精准施策,瞄准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应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

稳住机制政策,巩固成果。虽然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汇集各方力量,探索新的多样化的扶贫措施。重点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消费扶贫等政策措施,保障贫困人口持续增收。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确保贫困人口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

加强党的领导,真抓实干。当前,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存在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等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仍有发生,个别地区“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开展督查巡查,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要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脱贫攻坚中。

(作者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副教授)

(责编:吴舟、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