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村”全部消除 泉州: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

2020年07月06日16:03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近年来,泉州注重发挥党组织优势,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推动实施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已全部消除,收入5万—10万元的村433个,收入10万—20万元的村871个,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751个。

乡村“领头雁”选优配强

“感谢大家对我去年工作的肯定。今年我一定更加努力,持续推动乡村振兴规划,推进‘渊兜水乡’项目建设……”日前,安溪县实施村级班子及村干部积分制考评,城厢镇经兜村被评为村级好班子,该村党支部书记孙开明凭着出色的工作,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为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2019年5月,安溪县出台村级班子及村干部积分制考评办法。村级班子积分由工作实绩分、正向激励分与察访扣减分组成,村干部积分则由基础分、履职分、奖励分和扣减分组成。各乡镇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组织委员为副组长的考评组,并建立积分台账,做到一村一册、一人一档。

“之前主要是考核村主干,但考核简单,缺少行之有效的机制,只要无大错,干与不干、干好与干不好,区别不大。”安溪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积分制考核把村干部的“责、权、利”紧密联结在一起,彻底打消少数村干部“混”日子的念头,分数直接体现村干部的表现、贡献和价值。

村级班子及村干部积分制考评办法是泉州市建强村干部队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委组织部把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实施“千名头雁”引领示范行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其中,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房屋安全“百日大整治”行动等重大任务中,发现各类村级治理人才2700多名。出台村级班子绩效考评5条意见,指导惠安、石狮等地建立村干部履职负面清单,构建差异化激励约束机制。注重政治激励,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9名村级党组织书记、260多名镇村干部被市县两级通报表扬。

村集体经济“筋强骨壮”

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的筋骨,唯有“筋强骨壮”,才能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

永春县各村地域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除了集中资源形成规模效益外,10个省派驻点村还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各自村情实际的“造血”之路。

“新琼新琼,全镇最穷”,这是过去达埔镇新琼村的真实写照。在驻村第一书记刘朝民的带领下,新琼村先后完成光伏发电投建、桃溪水利工程参股、永春农信社股份购买、招商引资置业等4个村财增收项目,实现增收近20万元,比帮扶前增加10倍以上。2018年底,新琼村一举甩掉了戴在头上多年的“村财薄弱村”帽子。

近日,在德化县赤水镇西洋村植树现场,镇村党员脱衣挽袖、热情高涨,三人一组、分工协作,挖坑、扶苗、培土、浇水……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虽然天空下起蒙蒙细雨,但挡不住大家的植树热情。

“以党建为引领,增强支部党员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积极性,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保证。而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人居环境是关键。”西洋村驻村书记黄活虎说。近年来,西洋村在深度契合九仙山景区品牌建设的基础上,依据客源市场及本村特点开发深度乡村游体验产品,招商引资建设飞猪热气球文创基地和渔乐园项目,并整合村中闲置的民房资源,充分调动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让纵深的乡村旅游体验与横向的景区观光形成优势互补,全力打造九仙山下第一民宿村,塑造自己的特色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服务功能。近年来,泉州市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坚持“县乡统筹、抱团发展、市场化运作”思路,指导各地探索谋划一批能带动群众致富的产业项目。其中,惠安县组建184家农村劳务服务公司,探索项目承包、文旅开发、物业服务等模式,为全县提供就业岗位3700多个,村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吴宗宝 黄旭 吴振煌 陈志军 林丽莉)

(责编:吴舟、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