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福建“六稳”“六保”建言献策

多措并举巩固成果 全力防止返贫致贫

祖群英

2020年07月22日16:56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编者按: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福建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如何战胜风险挑战,迎来更好的发展?对此,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的专家学者和干部学员有思考、有实践,为福建“六稳”“六保”工作建言献策。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一定冲击,对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要加大消费扶贫力度,组织好产销精准对接

一是打造电商服务平台。培育电商带头人、创业者,引进电商专业人才,推进电商进村,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搭建全省农产品智慧展示中心和直播中心,通过“直播带货”“农货上网”,增强全省名优特农产品销售带动和辐射能力。

二是构建畅通物流网络。整合邮政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社会民营快递公司资源,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多层次、立体式农村物流体系,打造集收发、分拣、仓储、快递于一体的物流中心,增强农村综合物流服务供给,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与“最初一公里”畅通问题。

三是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构建统一的助农销售联盟,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院校、医院和部队等消费潜力巨大的单位纳入联盟中,将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作为各联盟单位节日福利、日常采购等产品,建立长效稳定的产销对接体系。

要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稳岗拓岗

一是加强劳务协作精准对接。建立“点对点、一站式”劳务就业平台,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劳动保障服务,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匹配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对接。采取结对帮扶方式,健全就业扶持奖补政策,鼓励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提升精准扶贫能力。出台转移就业交通补助、生活补助、稳定就业岗位补贴等政策,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

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完善技能培训、技工教育政策,落实各项补贴补助,加大资源投入,促进贫困地区职业培训机构和技工院校等实训基地建设,突出特色培训,增强吸引力,提升就业层次、就业质量和就业能力。

三是完善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设保洁环卫、生态管护、乡村建设、防疫消杀等公益性岗位,多渠道统筹安置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县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中要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动员贫困人口参与工程项目建设。

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

一是促进扶贫产业特色化发展。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特色制造业、电商物流业、文创旅游业等乡村扶贫产业,培育扶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业专业村、产业园,给予政策、项目、资金、产业化、品牌等方面的重点扶持、长期扶持。突出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引领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循环农业,促进一二三融合发展,开拓农业新业态新功能,提升产业扶贫的带动力。

二是推动利益联结共同体建设。总结“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改革经验,探索“联股联产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的新机制,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各类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光伏、小水电等项目形成资产收益,量化折股给贫困村、贫困户,形成稳定的经济收益。

三是加大贫困户产业保险支持力度。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实现应保尽保,对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愿保尽保,将农机、大棚、农房、仓库等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纳入保险范围。鼓励引导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积极参保,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风险能力。支持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满足多元化的风险保障需求,逐步提高风险保障水平。

要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力防止返贫

一是进一步健全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卫健、教育、民政、住建、水利、应急等相关部门合作,构建大数据监测平台,加强数据共享,实现智能匹配、比对、初审,对已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精准动态监测,通过一键报贫机制,及时发现返贫风险并预报预警。

二是进一步整合各类社会救助资源。打包养老、助残、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社会救助政策,建设社会大救助体系,搭建社会大救助智慧平台,通过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协同互补作用,并吸纳相关社会组织,形成强大的保障合力,提高救助质量和效率,有效防止脱贫户因病、因残、因学等重新返贫。

三是进一步强化政策兜底。将丧失劳能力、因病因残致贫、无法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对生活仍有困难的建档立卡低保兜底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重点救助对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基本生活。

(作者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学教研部副教授)

(责编:陈楚楚、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