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福州市连江县组建了“夕阳红”信访评理室,作为连江多元化调解中心的一个专项工作室,几年下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至今共协调化解16件信访积案(这些积案,时间短的3-5年,长的10多年、案件标的约900 万元、涉及信访人员48人)。此外,还协助县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协调解决群众信访矛盾问题200多件。连江县多元化调解中心因此还被评为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连江县被评为了福建省“人民调解先进县”,“夕阳红”信访评理室创新信访积案协调化解和信访群众对话沟通“三四三”模式(突出“三化”要求、发挥四大优势、建立三大机制),更是被多个县区单位学习借鉴。
“夕阳红”信访评理室的“三四三”工作模式是如何运作的?“夕阳红”信访评理室又是怎样通过“说理”来沟通群众、通过“对话”来化解矛盾的?记者做了调查。
突出“三化”要求,打造善沟通、接地气的工作队伍
为有效解决信访积案化解难问题,连江县积极创新信访评理工作队伍组成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组建了“夕阳红”信访评理室,并切实把“夕阳红”信访评理作为连江县多元化调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本土化、专业化、专职化”特点,着力打造一支善沟通、接地气的信访评理工作队伍。
一是突出“本土化”。经多方推荐和考察,从本县退休政法干部队伍中返聘具有“三缘”(在单位或乡镇有人缘、土生土长熟门熟路有地缘、亲朋故友多有亲缘)特点的善于做群众工作、热心发挥余热的老同志,组建“夕阳红”信访评理队。
二是突出“专业化”。评理队成员都是曾从事过政法工作、熟悉信访工作的人员,具备“懂法律、懂政策、懂信访群众所思所想”的特点,同时他们还兼任人民调解员,专业性、业务性较强,与信访群众沟通协调更加顺畅、解读政策更加通俗易懂。
三是突出“专职化”。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将评理队成员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参照连江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资水平,按每人每月3000元的月薪标准执行。同时,签订了规范的聘任合同,规定了专职化解信访积案的工作任务,明确评理队成员专职负责信访积案的化解工作,全力攻坚连江县各类信访积案问题。
发挥四个优势,形成常沟通、顺人气的化解格局
“夕阳红”信访评理室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主动接触联系信访群众,加强与信访群众沟通协调,做好信访群众思想工作,理顺信访群众情绪,有效推动信访问题案结事了,形成了常沟通、顺人气的化解格局。
一是发挥“好说话”的优势,有效构建信访群众沟通渠道。针对部分信访户对乡镇、县直部门干部有成见、不信任的问题,“夕阳红”评理室成员充分利用自己第三方的身份,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巧妙地规避了信访人员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抵触心理,有效构建起与信访群众沟通、协调的渠道,使得信访群众能够卸下心理包袱,愿意与“夕阳红”评理室成员进行对话沟通、协商解决信访问题。
连江县浦口镇塔头村村民庄某某等10人认为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从2007年7月起多次向中、高级人民法院对浦口镇人民政府提起诉讼,后又进行多人次上访。历经11年无数次的磋商协调均无法将该案件化解,导致信访户对政府产生了抵触心理。2018年4月初开始,“夕阳红”评理队就将信访老户庄某某等人纳入为第一批“夕阳红”信访评理对象。以特有第三方中间人形式,获得信访老户的信任,替信访老户争取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最终在历时7个多月,20余次坚持不懈的协调下成功与浦口镇人民政府、庄某某等信访老户达成多方共识,较好地解决了庄某某等信访老户所反映的问题,同时为庄某某等人办理了失地养老补助,融化感化了信访老户一行人心头“坚冰”,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二是发挥“持续说”的优势,随时满足信访群众接访需求。由于“夕阳红”评理队是专职化解矛盾纠纷的队伍,不受其他工作影响,可以全天候接待信访群众,有充足时间持续做群众思想工作,持续协调问题,趁热打铁,一抓到底,确保矛盾化解不过午不过夜,有效避免了乡镇、县直部门干部因处理其他工作事务无法及时、持续接访群众的问题。
三是发挥“懂得说”的优势,及时解答信访群众的困惑。由于信访评理室是由专业化、专职化成员组成,各个成员懂法律政策、有办案协调经验与艺术,对政策法规宣传解读准确到位,对群众困惑问题分析解答客观实在,最大限度保护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够让信访群众信服,愿意接受评理室成员提出的调解方案。而且评理室成员都兼任人民调解员,经过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2015年5月,连江县琯头镇定安村村民吴某某因其所种植的果树在福州东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A4标项目爆破施工中造成部分经济损失,而针对其损失赔偿问题经过多次协商无果后,不断进行上诉上访。2018年10月,“夕阳红”评理员秉持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克服查证难、路途远、工作量大的困难,摸清了吴某某所反映问题的症结,同时对症下药,一方面坚持“有情操作”感化吴康宁,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最终当事人吴某某在法律、政策的感召下,表示愿意尊重事实,听从规劝,并在2019年1月7日与“夕阳红”评理室、琯头镇人民政府三方达成共识。
四是发挥“说公道”的优势,推动信访问题案结事了。由于“夕阳红”信访评理队成员做事公道正派、心系群众,处理群众信访问题能够注重法、理、情相结合,既尊重历史和事实解决问题,又严格把握尺度,防止“翻烧饼”,使得政府部门与信访群众双方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意见,达到双方都很满意的目标,有效推动信访问题案结事了。
2014年2月,连江县坑园镇前屿村村民黄某某对政府征用滩涂和虾塘不理解,从2014年起,多次向中、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被法院驳回起诉后,又多次上诉上访,均无果而终,期间还被不负责任律师骗取代理费。为了妥善解决矛盾,“夕阳红”信访评理队成员耐心倾听了黄某某所反映的情况与问题,并立即与县维稳办、坑园镇人民政府、律师事务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道研究解决办法,同时与黄某某进行了多次的沟通交流与解答疑惑,赢得其的信任和认可,于次月达成多方共识,成功化解了黄某某虾塘征收补偿的信访积案。
建立三大机制,构建敢沟通、有底气的保障体系
为充分发挥“夕阳红”信访评理的作用,增强信访积案化解的针对性、实效性,连江县建立三大机制,从制度上、经费上给予全力支持保障,构建敢沟通、有底气的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一周一沟通机制。“夕阳红”评理员日常依托县信访局和综治中心代管,负责同志每周都与评理员及时沟通相关信访积案化解情况,探讨商定矛盾化解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同时,将需要县领导协调的重大矛盾纠纷和重要事项,提交每月一次的例会进行会商。
二是建立一月一会商机制。由县分管领导牵头,每月召集包案领导、县直有关部门、乡镇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以及“夕阳红”评理员全体成员,召开矛盾纠纷化解暨“夕阳红”工作例会,对评理员提出的重大矛盾纠纷和重要事项初步意见进行讨论会商,形成一致意见,让评理员在一线协调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中更有方向、更有底气。
三是建立一案一奖励机制。结合信访案件协调化解实际需要,连江县建立了“一案一奖励”机制,按每化解1件个体积案奖励5000元,每化解1起群体性案件奖励20000元标准,根据评理员工作实际成效给予一定的奖励,有效调动评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信访积案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顽疾,也是各级党委、政府致力攻坚破解的重大难题。连江县通过组建“夕阳红”信访评理室,创新信访积案协调化解和信访群众对话沟通“三四三”模式,达到通过“说理”来沟通群众、通过“对话”来化解矛盾的目的,为促进信访积案化解提供了新的有效路径,真正让“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在连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