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星村执法大队队员罗洁明来到鹰嘴岩山场,打开智能设备——巡检助手,根据系统派发的巡护任务,开启新一天的森林巡护工作。
其间,罗洁明发现6处小面积茶树违规扩种点,当即拍照、录像,一键完成事件上报,巡检助手自动测算出违规扩种面积。随即,这些数据实时传至武夷山国家公园巡护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将调取林业小班图、卫星航拍图、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进行对照。
在福建,森林资源管护正进入智慧化阶段。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森林资源管护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天空地人管护一体化
“巡护时长2小时51分钟,巡护里程6.1公里……”罗洁明手中的巡检助手,全程记录了他在鹰嘴岩山场的巡护轨迹,也帮助他处理巡护中发现的问题,工作效率因此大幅提高。
“传统森林巡护依靠人工分散作业,缺少科学巡护规划,随意性大,且对护林人员的监管难,护林效果不佳。”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吕兆平说,推进森林资源管护智慧化转型,是林业治理现代化所需。
因此,武夷山国家公园在全面摸清自然资源本底的基础上,构建天空地人一体化管护体系,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为国家公园生态建设赋能。
“天上有卫星遥感、空中有无人机、山上有视频监控、地上有护林人员巡检,监督有公众参与。”武夷山国家公园巡护管理平台巡护开发团队成员黄翔说,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打破了数据孤岛,对林区森林资源全方位进行动态监测。
有了巨细无遗的监测数据,智慧巡护平台便能第一时间对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预警,实现信息送达、人员安排、数据采集、现场调度等闭环式管理。
“依托智能巡护系统,我们得以科学分配护林员巡护工作,实现人员实时位置上报,并根据护林员的实际出勤情况,自动生成考勤报表,实现护林人员精细化管理。”吕兆平说。护林人员若在野外发生突发事件,也可通过系统第一时间报警发送求救信号。系统还能自动统计分析、提取有价值的数据,推动森林科学化管理。
创新智慧服务模式
智慧护林,已成为福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资源监测方面,我们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森林资源动态管理机制,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森林资源管理业务信息化。”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智慧监测,确保了森林资源信息实时、准确、可靠,为制定林业规划计划、依法行政审批、调整林业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具备护林员信息管理、护林考勤、巡护线路管理、事件上报等功能的全省护林员管理系统,也已在全省各大自然保护区及龙岩等地推广。
除了引入智慧化技术,福建还引入市场力量,创新森林资源管护社会化服务模式。
2013年,面对零星盗砍、林地侵占、基层管护力量薄弱等森林资源管护现状,永安市引入第三方森林资源管护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走科技管护和智能管理新路。
“由第三方公司引进、研发、应用森林巡防与消防专用无人机,开发森林智慧生态巡检平台系统软件。并以林业地理信息为基础,对2013年以来的管护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分析,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大数据管理。”永安市林业局防灾减灾科科长李霖说,公司还为每名巡防队员配置智能手持终端与平台对接,便于实时调度管理。
“智慧化+社会服务”使森林管护效率显著提升。当前,永安通过社会化管护的森林面积近300万亩,盗伐数量每年下降10%以上。成本方面,以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以往自行管护的直接护林成本约为每年730万元,如今通过购买服务,每年只需支付630万元费用。
推动数据互联共通
在黄翔看来,要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管护智慧化水平,亟需构建统一的数据规范。“当前各地开展智慧林业建设时,各自为战、分散开发,其结果是数据标准与接口不统一,难以发挥大数据优势。”黄翔说。
事实上,加快林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推动各地、各部门数据互通共享,福建已开始尝试。
“我们于2018年组织开展福建省林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汇聚全省各类林业信息资源数据,梳理建立福建省林业信息资源规范体系。”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这套系统正处在开发阶段。同时,省林业局积极推动林业数据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数据共享,下一阶段还将积极拓展数据采集渠道,丰富完善共享平台的数据资源。
此外,福建引入智能管理手段,打造集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植物图像辅助识别系统、林木种质资源管理系统为一体的林木种质资源业务一体化管理平台。
“我们将积极谋划‘智慧林业’建设工程,进一步推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努力提高我省林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我省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张辉 通讯员 刘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