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回来啦!”一回到学校,林克斌习惯性地穿上白大褂,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忙碌着。作为首批返校的华侨大学学生,他特别开心:“明年博士就要毕业了,压力很大。没回校,不能做实验,科研进展就很慢,比较着急。”
林克斌是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4月底,他刚刚获评为“福建向上向善好青年”之“勤学上进好青年”。该评选由共青团福建省委发起,表彰在爱岗敬业、创新创业、勤学上进、扶贫助困、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优异的青年。
林克斌获奖,主要在于他最近几年表现非常突出。2018年10月,以他为第一作者、导师魏展画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的论文登上了世界顶级期刊Nature,其研究的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发光器件刷新绿光效率的世界纪录。该研究成果被认为是钙钛矿发光二极管里程碑式的突破,被评为2018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该论文同时入选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这篇论文的发表,也实现了华侨大学在Nature发文零的突破。据统计,即使是国内最顶尖高校的博士生,每年能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Nature、Science、Cell上发文的,也是极少数。为此,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福建日报、东南早报等媒体也纷纷进行报道。
2016年考研因调剂才进入华侨大学,自认“基础很一般,一开始也很迷茫”的林克斌,为何能在短短三年内,在科研方面取得如此大的突破?他说,因为自己太“幸运”了:“如果没有魏老师的帮助和扶持,我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现在看来,当初调剂的不幸就是最大的幸运。来华侨大学,算是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林克斌的导师魏展画,是一位“学霸教授”,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随后到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魏展画作为青年引进人才来到华侨大学,从事钙钛矿研究。2018年登上Nature时,他年仅29岁。
“不会没关系,什么都可以学,只要努力去学,肯定可以做好的。”这是魏展画经常鼓励林克斌的话。作为导师的第一位研究生,林克斌也踏踏实实跟着导师,从实验室的装修到实验新设备的购进,再到新设备的调试和适应、药品的反复实验调试,从疯狂的实验,再到论文的撰写、修改……一步步地走过来。
而在导师魏展画眼中,林克斌是一个踏实勤奋的人:“有什么不懂的,他都很勤奋去补齐自己的短板,也很能吃苦!”
就拿在Nature的发文研究来说,林克斌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实验本身。那时,他们连续几个月日复一日地实验,甚至“走路时,吃饭时都在想着怎么做,凌晨1点多还在看文献,但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很痛苦!”而眼看着同一研究领域的成果进展很快,自己也很着急,心情跌入谷底,“但魏老师不断地鼓励和鞭策我,不断给我打气,要坚持下去。”
直到2017年5月初,实验有了偶然新发现,林克斌和导师又反复讨论、交流,接下来就是两三个月疯狂的实验,终于有了突破!这段时间,睡眠对于林克斌来说是奢侈的,一天睡五六个小时、三四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有两三个晚上为了盯实验,就在实验室通宵,实在太困了,就在椅子上眯了一会儿。”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获得发表。林克斌由此收获了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18年度国家奖学金、2018年度华侨大学校长特别奖及承志英才奖章、华侨大学三好学生、2020年“福建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以及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2018年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材料学科研究生凌峰论坛作口头报告,并被选为分会场最佳口头汇报代表;2018-2019年度连续两次参加全国钙钛矿青年学者论坛;组建团队参加“挑战杯”赛事,并获校赛特等奖……
“特别感谢国家、学校对我的认可。”随着对外交流越来越多、接触的大咖越来越多,林克斌意识到:“一方面,只要努力学、认真做,咱华大的学生也能做出有世界影响的成果,不比别人差,我们要有信心。另一方面,自己不足的地方还太多,必须不断去弥补、去提升,才能对得起这些荣誉。”
“其实这世上也没有那么多天才,唯有夜以继日的努力。”林克斌说,看到自己的导师以及同行大咖们虽已取得很好的成就,但仍然从不停歇,马不停蹄地在工作,以寻求新的突破,“作为后辈,我应该更加努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不辜负老师、学校和社会的期望。”(华侨大学供稿 整编:闵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