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厦门路”:一条见证东西协作精准扶贫的致富路

2020年08月19日15:43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走在甘肃临夏笔直宽阔的“厦门路”上,蔡大堆的心里涌起了一阵熟悉的亲切感。这条以厦门命名的路,真切记载了厦门——临夏东西协作精准扶贫的珍贵情谊,也见证了蔡大堆和临夏结下的不解之缘。

蔡大堆是一名厦门本地80后青年企业家,厦门商洲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18年,为了响应中央和国家关于东西部协作扶贫的号召,蔡大堆跟随厦门“援临”工作队,第一次来到了厦门市对口帮扶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并成为当地第一家从事消费扶贫的企业。

“两年前的临夏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片遥远苍凉的黄土地。”蔡大堆回忆说。当时临夏州内的7县1市均为贫困县,产业单一,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但当地有许多优质的农产品,比如牛羊肉、百合、花椒、马铃薯等,因为高原地区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病虫害少,农药也用的少,所以农产品品质很好,和公司定位运营优质农产品的思路相吻合,这进一步坚定了我走消费扶贫的路子。我希望让更多的厦门人知道临夏的好产品,也希望帮助当地村民更快走上致富路。”蔡大堆说。

经过前期的考察准备,蔡大堆的临夏商洲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最终顺利落地,地址就在厦门路附近。“那时还没取名叫厦门路,取名厦门是前不久的事,为了记住厦门对口支援帮扶临夏的深厚友情。”蔡大堆说。此后,蔡大堆每个月最少都要来临夏一趟。临夏成了厦门之外,蔡大堆最为牵挂的地方,他自己也荣任临夏州福建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谈起刚来临夏时的场景,蔡大堆仍记忆犹新。他说:“记得刚开始那会儿,当地很多农户不相信我们,还把我们当成骗子,我在茶马古市建的‘临夏消费扶贫产品展示馆’,起初甚至一度都招不来人摆放产品。”而如今,在这个面积1000平米左右的临夏消费扶贫产品展示馆里,已经摆满了来自临夏州8县市的特色农牧产品。全国各地来临夏的人,只要到了展示馆,就可以一站式了解和购买临夏的各种名优土特产。“临夏消费扶贫展示馆”正成为当地对外展示的一个靓丽窗口。

2019年,临夏商洲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共实现消费扶贫超过1100万元,2020年上半年已经实现600万元,先后带动当地贫困人口222户1027人成功脱贫。“我印象很深的是当地一个叫董树森的农户,卖藜麦的,在对口扶贫前每年就卖几万,现在一年可以卖到四五百万,是真正通过东西协作、消费扶贫实现脱贫致富的典型。”蔡大堆说。

为了进一步拓宽临夏农牧产品的销路,蔡大堆专门斥资开发了一个“菜大堆”消费扶贫电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厦门人能够随手浏览临夏当地的各种土特产品。

针对单纯销售农产品附加值偏低、扶贫力度有限的问题,蔡大堆积极运用“公司+农户”形式,把食品加工工厂“临夏商洲饮品开发有限公司”办到了农户家门口,以产业扶贫的形式,结合当地盛产高原特产--酸巴梨,打造“酸巴巴”品牌自然发酵果汁饮料,一方面便于就地采购农户的果梨,另一方面又招用农民到工厂上班,增加当地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先后解决了40多个村民的就业问题,其中脱贫建卡的人数超过一半。

蔡大堆坚持的理念是,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且扶贫路上绝不只是我一个人。政府各部门包括财政、税务等都给予了我们非常多的支持,这是让我们能更大胆地放手去做扶贫产业的很大底气。”蔡大堆说。

在支持东西协作精准扶贫共促小康上,厦门市思明区税务局花了十足的气力。思明区税务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党建红+税务蓝”,以党建共建的形式,深入了解厦门商洲农产品集团在临夏的扶贫项目,并通过“红税直播间”进企业的方式,组织党员业务骨干上门一对一为商洲集团宣讲税收优惠相关政策,主动将国家减免的“真金白银”送到扶贫企业手里。2019-2020年上半年,思明区税务局累计为商洲农产品集团办理蔬菜、肉蛋禽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销售额4150万元,2019年为公司办理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2.78万元。同时,思明区税务局还积极倡议全体干部通过京东“穗来帮”、财政部扶贫832网站等多个平台,直接购买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税企联手助力贫困地区加快全面脱贫致富的步伐。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深化税企党建共建,尤其是在党建扶贫这个方面更加深入挖掘优势资源,争取取得更好成效。”思明区税务局滨海税务所党支部书记谢益鹭说。

蔡大堆也介绍,接下来还打算依托公司旗下台湾青年创业基地,组织台湾青年到临夏参加扶贫工作,一来发挥台青在文创设计、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临夏土特产品的设计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来也想让台湾青年通过亲身实践,更真切地体会祖国大陆脱贫奔小康的伟大成就。”(吴晓敏)

(责编:陈蓝燕、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