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惠安检察:织密织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安全网

2020年08月23日16:42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我的心愿是去海边玩,爷爷奶奶年纪太大,我不敢让他们带我去海边玩”“我可以给爷爷奶奶买新衣服吗?”“哥哥,鞋我不想要了,能不能把要给我的愿望给我的爸爸买药”……这是今年5月份,惠安县人民检察院“刺桐花团队”与县民政局、文明办、妇联共同开展的“战疫有我暖童心 别样六一圆微梦”惠安县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活动,通过微心愿认领、礼物派送、跟踪帮教等多种方式开展,并以集体名义认领3名刑事案件留守儿童。

这也是惠安县人民检察院携手社会各界织密织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安全网的事例之一。

近年来,惠安县人民检察院聚焦涉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热点,积极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架设专业化和社会化之间的桥梁,以社会支持体系为支撑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联盟,提升未成年人保护的基层治理能力,织密织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安全网。

立足监督主业,推进县域治理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存在发现难、取证难、追责难等现实困难。惠安县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主业,在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努力探索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新路径。

去年,惠安县人民检察院联合12家单位,组建“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协同开展校园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今年 5月,为进一步发挥联盟机制治理效能的重要作用,探索检察元素与惠女精神深度融合,惠安县人民检察院和县妇联合作,延伸开展“未成年人保护联盟之护童观察员”专项行动。通过在全县12个镇分别选取1个试点村,聘任村级妇联班子成员作为该村“护童观察员”,整合成立“护童观察员”队伍,具体负责协助试点村未成年人帮教救助、家庭监护调查、变更监护、纠纷化解等工作,构建“四线合一”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格局。

“我们向基层延伸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触角,开展护童观察员工作,并将逐步由试点向全县各地推广,建立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的“护童观察员”队伍,把“护童观察员”这项创新工作从“盆景”变为“风景”,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由被动受理向主动预防转变。”惠安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介绍。

护童观察员工作开展以来,重点建档关注农村困境儿童11名,开展动态观护50余人次,发出检察建议书3份,解决群众反映未成年人保护诉求8个,已顺利帮助10名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推介。

“一站式”救助,全方位保障

2019年年底,惠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收到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一张全家福,这是小安一家特地发来的。小安是一名留守儿童,成长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初中毕业后便只身一人到惠安打工。2019年2月,因盗窃摩托车被公安机关移送本院审查起诉。考虑到小安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作案后又能主动投案自首且认罪态度诚恳,综合各方面因素,惠安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小安作出了不起诉处理。为了帮助小安更好地回归社会,检察官联系了司法社工、专业心理咨询师组成帮教小组,为小安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此外,检察官还赶赴小安父母务工的地方,做通小安父母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到惠安务工,与小安一起生活。之后,检察官联系观护企业,为小安一家提供就业机会。并与观护企业沟通,安排了两间宿舍供小安一家日常饮食起居,切实解决了小安一家的后顾之忧。

这是惠安县人民检察院链接各方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未成年人保护联盟作用,进一步拓宽多元融合的典型事例之一。

近年来,惠安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并不断提升、完善司法救助措施,进一步拓宽帮扶线,构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服务体系。

注重心理疏导。链接心理咨询师团队,设立“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点”,聘请22名心理咨询师介入案件办理,抚平案后创痕。重视亲职教育。依托妇联“家教讲师团”,对因监护失职或监护不当引发未成年人罪错或被侵害的监护人, 以“集体式教育+个案定制”方式引导其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持续跟踪帮教。依托全市首家青少年社工组织,建立承办检察官指导、护童观察员+司法社工具体帮教、监护人监管教育的“1+2+1”工作模式,点对点开展跟踪帮教工作,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做好回归保障。链接爱心企业,共建“未成年人曙光帮教基地”12个,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就业平台,并同步完成考察监管,避免涉罪未成年人因羁押措施产生社会隔离、二次“感染”等不良后果。开展慈善救助。设立未成年人爱心救助基金,创新推出小额救助办法,先后救助未成年被害人7人、发放救助金13万元,有效防止涉案未成年人及家庭因案致贫、因案返贫。

延伸法治触角,防患于未然

海底世界、过山车游戏……这不是在游乐场,而是在惠安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该基地占地1000多平方米,共分为普法展示区、互动体验区、未检工作室三个功能区。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借助丰富多样的载体和形式,量身定制系列清新、可爱的卡通插画,营造轻松的教育氛围。打造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法治教育基地。自2018年12月基地建成以来,已吸引23余批1000余名中小学生前来参观体验。

近年来,惠安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创新普法方式,探索多元化普法形式和普法载体。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线下到线上,从被动吸收到主动参与学习。依托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成立了一批批“小小红领巾讲解员”队伍,以及检察官、护童宣讲员组成的专业宣讲队伍,普及法律知识。疫情期间,开展了法治“云课堂”、设置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网上VR展馆,向未成年人普及预防性侵及校园欺凌等法律知识,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大大拓宽普法覆盖面。(柳阮真) 

(责编:陈楚楚、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