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停车难、乱停车已成为“城市病”的主要表现。针对这一民生痛点,莆田市不断加快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构建“互联网+停车”智能化停车服务体系,提高城市停车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加大对乱停车的处罚力度,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实现停车资源共享最大化。
增加停车泊位供给
石室路是莆田城区一条东西走向的老街,由于道路两侧常被违停车辆占据,使得原本双向两车道宽的路面常常通行不畅。一旦遇到两车交会或上下班高峰时段,就会造成交通拥堵。类似的情况在莆田老城区不少道路时有发生。
目前,莆田市小型汽车保有量超过40万辆,其中约一半车辆集中在主城区运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与城区现有停车泊位资源之间产生巨大落差,不少商圈、企事业办公地段以及老旧居民小区往往一“位”难求。
有效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成了市民的热切期盼。
在延寿路华景小区路段,一幢玻璃幕墙外观的建筑十分显眼,这是一个8层高的智能立体停车库。该停车库利用垃圾转运站闲置地块建设而成,可提供168个停车泊位,缓解了周边路段的停车压力。
近几年,莆田市每年都将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2018年,全市新增4500个城市公共停车泊位;2019年,全市建成5680个城市公共停车泊位,其中主城区超过2300个;今年,全市计划新建城市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并在市中心城区道路施划15000个停车泊位。但莆田市住建部门坦言,莆田主城区停车泊位建设历史欠账多,且受土地资源、建设成本等因素制约,要想短期内大量增加车位供给并非易事。
“要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不仅要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尽量增加车位供给,同时还要创新管理体制,从需求角度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停车泊位的使用周转率,盘活现有公共停车资源。”莆田市政协常委陈旅棱表示。
推进智能收费管理
“路两旁一共有149个停车泊位,现在还空着21个。”21日上午,正要前往南门后巷路的莆田市民小林在手机上打开“国投易泊”小程序,路面上的泊位信息一目了然。“南门一带原先很难找到车位,自从实行智能收费后,停车方便了很多。”小林说。
为解决配建停车位和公共停车场不足的问题,莆田城区大部分道路施划了临时占道停车泊位。2014年起,荔城大道、梅园路、文献路、东园路等主次干道路面泊位开始实行人工收费管理,而没有收费的路面泊位由于缺少管理,往往被周边住户和商家长期占用,车位利用、周转率低。
去年10月成立的国投易泊公司,是智慧能源(莆田)有限公司旗下一家专注停车场经营租赁及大数据服务的企业。为更好推进城市道路停车泊位收费管理,今年,莆田市政府将中心城区道路路面停车泊位建设管理的主体,统一交给国投易泊公司经营。5月1日,由国投易泊公司建设的云视频停车收费系统正式投用,开启莆田城市道路停车电子收费、智能管理模式。
“目前,莆田城区已有超过1万个路面泊位实行云视频停车收费。”国投易泊公司总经理郭建成告诉记者,云视频停车收费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自动识别车牌、自动统计停车时长、自助缴费,并将城区内40多个公共停车场信息纳入其中,构建了城区停车大数据体系。
“每个路面泊位的日均周转量为3.5次,停车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市交警支队交通秩序管理大队大队长曾永福介绍,原先很多车辆长时间占用公共停车资源,云视频停车收费管理盘活了现有的停车资源,让更多车主能即停即走、按位停车。
价格杠杆引导停放
目前,莆田城区道路停车泊位实行差异化收费。根据道路等级、人车流量、停车供需等不同情况划分为三类,其中,主干道为一类区域,次干道为二类区域,其他道路为三类区域。具体收费标准为:前15分钟内免费,不同区域首2小时内每小时收费1.5元至3元不等,每日封顶15元至30元,每月封顶300元至500元。
“按照城市中心区域高于非中心区域、商业区域高于其他地区、道路高于非道路停放、室外高于室内停放的原则进行收费。”郭建成说,路侧停车的适用性质是临时性,必须通过价格杠杆引导车辆更多进入公共停车场停放。
停车收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据介绍,国投易泊公司的盈利将主要用于停车泊位路面破损的养护、维修,市区道路交通微循环、慢行系统及停车场建设等。
与此同时,莆田交警部门还通过宣传教育、巡查贴单、拖车、“黑名单”管理等措施,综合运用视频巡查、路面巡查、无人机航拍等多种手段,全面查处违停行为。近4个月来,交警部门共发放宣传单10万余份,超过13万辆小车因为违停被罚款,拖车近3500辆。其中,2674辆小车因在一个月被处罚3次(含)以上纳入重点监管黑名单。
“近段时间,城区停车秩序大有改观,道路车辆违停率明显降低,公共停车场的泊位使用率也大大提高。”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长李洪忠说。(陈盛钟 陈荣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