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特殊的班会课:识破诈骗伎俩 保护信息安全

2020年09月24日14:20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9月23日下午,福州延安中学高一年段同学迎来一堂特殊的班会课——预防和识别各种网络、电信诈骗以及怎么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这是福建华通银行携手福建省反诈骗中心开展的一场“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

福建省反诈骗中心民警江淋为同学们讲解校园贷、网络诈骗、电信诈骗、刷单兼职、真假班主任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诈骗案例和几种常见的诈骗伎俩。华通银行工作人员凌洁云为同学们介绍了平常该怎么保管好我们的账户、我们的身份、我们的个人信息,从源头上预防和远离诈骗。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那么,学生遇到电信诈骗该怎么防范呢?

华通银行工作人员给出的回答是:做到“四不”原则,不泄露、不轻信、不链接、不汇款。比如“班主任”发来交费短信,要告知父母与学校老师确认情况;好友 QQ、微信、短信发来借钱等信息,需打电话确认;不要泄露自己的学籍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更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的账户和密码;网游充值、购买游戏装备骗局多,切不可随意充值;谈到中奖一律不理;各种链接一律不点。

现场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与同学们的互动问答,让活动的气氛似乎要嗨翻天。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各种问题都有,感觉到金融知识进校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银行赠送的电风扇、充电宝、雨伞等小奖品,也让参与提问的同学得到一点“小确幸”。

江淋民警表示,这次主要跟大家分享了“校园贷”“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真假班主任”等常见诈骗套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出发,教授他们一些防范的小技巧。“这些都是我们平常案件侦办当中常见的真实案例,也是我们学生群体最容易被忽视的,中学生社会阅历不多,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这时候提前预防就很重要了。”

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 主办方供图

正如学校一位班主任老师陈蓉蓉所说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消费观还没有健全,这时候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他们的自制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比较脆弱,很容易就陷入这种所谓的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套路,而且一旦他们陷入进去,很难退出来,不知所措,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整天惶惶不安,担惊受怕,影响自己的学业,甚至影响自己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对自己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今天举办这样一场主题班会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所讲的案例也非常贴近实际,学生一听就懂。通过这样的教学互动,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金融生活有进一步了解,让学生知道原来金融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教学生一些金融风险的防范技能,自觉远离各种网络、电信诈骗,当遇到网络和电信诈骗的时候,不仅能帮助自己,甚至还能够帮助身边的同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现场老师如是说道。

福建华通银行工作人员讲解《个人信息保护知多少》 主办方供图

活动主办方表示,希望同学们做一个金融宣传小使者,回家的时候把当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周围的邻居朋友们。“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好自己的零花钱、守护好父母的辛苦钱。”(文文)

(责编:吴舟、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