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泉州市面向社会推出“易税”服务体系,推广办税易、学税易、减税易、用税易四大板块16项现代化办税缴费服务举措。“易税”服务体系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效,促进税收营商环境再升级,更好服务“六稳”“六保”大局。
拓展“非接触式”服务,实现“办税易”
不久前,上海一家公司办税员苏先生收到了惠安县税务部门快递过来的涉税事项办结资料。“没想到在上海就能办理在福建的业务,真是太方便了。”苏先生由衷慨叹道,以前,坐动车往返上海、惠安需要约12小时,再加上市内交通和办税时间还要大约3小时;往返车票要900元,期间至少要住一个晚上,食宿费用约400元,真是耗时又费钱。“现在,线上就能够办理跨区域申报业务,十分钟搞定。第二天,办结的涉税材料就已经快递上门了,不花一分钱。”
苏先生口中的跨区域涉税办理,运用的是泉州市税务部门自主开发上线的“税e链”办税平台。“所谓‘e’是指互联网技术;‘链’是指物流链,该办税服务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物流链融合对接。”泉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线上提交申请资料、税务远程审核审批、办理进度在线查询、办结的实物资料快递送达、满意度一键评测,形成全流程闭环机制。“由此,办税模式由纳税人和税务人‘面对面’转变为‘网对网’,让‘线上窗口’代替了实体窗口。”
据悉,为解决办税缴税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除线上线下“e链式”外,泉州税务部门还推出了前台导税“一键式”、现场业务“一窗式”、房产交易“一口式”、微信申缴“一键报”等举措,让办税更便捷、让服务更优质。在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全市纳税人综合满意度较去年提升了4%以上。
打造多元化学习服务载体,实现“学税易”
为解决纳税人学习难、操作难问题,构建全天候、立体式、广覆盖的学习服务体系,泉州市税务部门推出了线下宣传“全覆盖”、纳税辅导“远程教”、政策指南“网上查”、业务知识“掌上学”、疑难问题“专线询”等服务,有效提高税收政策宣传辅导质效,让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地更精准。
今年晋江市税务局开发推出“办税一点通”小程序,将纳税服务规范200多个事项,按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不同身份划分为开办期、经营期和注销期三个期间,模拟“开心农场”的游戏形式,纳税人可打开“种子仓库”种植办税事项,点击已种植作物即可了解相关办税知识,纳税人利用碎片时间就可对全周期涉税业务进行学习和应用。
“没想到办税学习也能这么智能,这么有趣又方便,‘办税一点通’真的是一点就通。”晋江一公司新入职的财务人员小金称,自从“办税一点通”小程序上线以来,只要有不明白的涉税事务,点开微信小程序就能随时轻松查阅,再也不需要到处咨询。同时,通过“种植种子”,享受到涉税事项私人订制,增加了涉税知识学习的乐趣,更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与此同时,“办税一点通”小程序还实现了表证单书下载打印、办税地址跳转导航、操作视频点击播放等一键服务功能,为纳税人按下智能学税“乐享键”,让纳税人收获指尖学税的“便利感”。
建立全流程政策落实机制,实现“减税易”
近日,泉州市鲤城区税务局与医保分局、医管中心共同深入辖区内各街道、社区,开展2021年度城乡基本医保参保宣传辅导,“零距离”向居民群众宣传医保征缴相关政策,面对面解答解答群众疑问,现场演示微信扫码、闽税通、云闪付等电子多元化缴费方式,让缴费人亲身感受“非接触式”缴费的快捷。“活动旨在帮助居民了解医保政策和缴费渠道,让更多群众享有这份国家保障。”市医保局鲤城分局工作人员说。
这样的联动只是泉州市税收共治体系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1日,泉州市各减税降费相关部门在2019年成功建设“减税降费融合宣传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升级构建全国首个“税收共治宣传服务中心”,全面推进建设“党政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税收共治体系。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检察院、泉州海关等12家职能部门共同打造管理互助、信用互认、信息共享的技术平台,实现税收领域融合服务、融合生产、融合宣传、融合分析,确保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便民利民举措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为打通减税降费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泉州市税务部门推出了政策信息“集成化”、政策措施“数字化”、政策落地“网格化”等一系列服务举措,具体还包括“税秒算”税费简易计算器、“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政策“容易知”、税费“容易算”、优惠“容易享”,确保税费优惠应享尽享、一户不漏、一分不少。(陈昆鹏 蔡冰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