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夺取“双胜利” 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迈出新步伐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01月25日08:12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夺取“双胜利”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迈出新步伐

  1月24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福州召开。省长王宁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

  报告指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一年。

  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经济发展备受冲击,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战疫情、保民生、稳经济、促发展,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赋予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使命,亲自向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致贺信,亲自宣布建立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给予福建极大关怀,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巨大动力。

  这一年,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省委领导下,打赢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公布首例确诊病例到住院患者清零只用了46天。先后派出12批1393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驰援湖北武汉、宜昌任务,为抗疫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这一年,取得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4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入选“联合国全球减贫案例”。

  这一年,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八项行动”,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初步统计,

  全省生产总值43903亿元,增长3.3%;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158亿元,增长0.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78亿元,增长0.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60元,增长3.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0元,增长6.7%;

  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这一年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这一年,我们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主要工作和成效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创新支撑更加有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00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工程研究中心9家,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4家;省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转;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4.4%;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实现乡镇全覆盖。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等全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增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1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5.6%;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实现“市市有5A景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

  内需潜力有效释放:推动设立500亿元稳投资补短板应急专项融资资金,发行135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集中开工建设99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640亿元;新增高速公路里程468公里、铁路运营里程264公里,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和各类市政管网7300公里;5G基站实现县级以上城区全覆盖,“海丝一号”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实现了福建卫星零的突破;开展“全闽乐购”等系列活动,发放消费券3.4亿元、撬动千亿消费,网络零售额增长24.7%。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省依申请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7%,“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占比达98%,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获全国第一名;设立200亿元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和600亿元稳外贸专项贷款;新增减税降费超过600亿元,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300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40%。

  二、城乡区域统筹更加均衡

  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加快建设:衢宁铁路、福平铁路开通运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成通车;福州新区、厦门环东海域新城建设全面提速,南平行政中心搬迁平稳顺利。

  城乡融合持续深化:建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61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886公里,80%以上陆域乡镇实现30分钟内上高速;10个县(市)列入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点;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展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收官。

  老区苏区加快发展:建立“一键报贫”等监测和帮扶机制;12个原中央苏区县纳入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范围;武夷山机场迁建、龙岩新机场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老区苏区所有县城15分钟内上高速。

  成功举办2020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和中国航天大会,成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国首批落地省份;连续五届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满堂红”。

  三、经济生态实现良性互动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迈出新步伐:39项改革经验推广全国,数量居全国首位;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创新推出“三明林票”“南平生态银行”等改革试点;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总额持续扩大。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PM2.5浓度同比下降16.7%;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小流域优良水质比例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设区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100%达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82.9%。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占80%,城镇新增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77%,设区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全面铺开。

  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增长7.2%,东盟成为福建省第一大贸易伙伴,丝路海运航线达70条,中欧(厦门)班列发运271列;自贸试验区新增6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4.0版;全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7.2%;闽粤电力联网工程获批建设;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闽台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闽台贸易额增长10.9%,实际使用台资增长77.3%;首家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揭牌开业;向金门日均供水超万吨,向金马供气福建侧已基本具备条件;直接采认台湾地区部分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改革事项在全国推广;厦门、泉州、莆田等地设立台胞医保服务中心;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两岸企业家峰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等多项经验在全国推广,4个设区市纳入国家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26个县(市、区)纳入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统筹推进宁德、龙岩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和三明、南平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省属企业整合重组全面铺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全面完成;三明获批建设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

  五、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28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实施“1234”稳就业工作法,城镇新增就业54.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开工棚户区改造4万套、公租房2.4万套、老旧小区改造24万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130元、高出国家标准37元,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长5%。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新开工建设226所公办幼儿园,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保持在90%以上;省儿童医院建成投用,全省11752个村卫生所开通医保服务;农村养老设施覆盖率达72%;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城乡面貌品质“两个新提升”成效明显。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平安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群众安全感率达99%;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化;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各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工作。

  过去一年,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氛围更加浓厚。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22件,制定修改废止政府规章9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22件、政协提案848件,办结率均为100%。

  持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统筹督查增效和基层减负,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

  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接连跃上3万亿元、4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接近11万元,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五年来,围绕“机制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潜力充分激发——

  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196项全国首创举措,获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示肯定。圆满完成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筹备和服务保障任务,海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进口规模提升到全国第7位,出口规模保持全国第6位,国际友城达115对。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加快建设,台湾百大企业超过一半在闽落户,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保持大陆首位,台胞入闽超过1400万人次。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梁八柱”基本确立,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医改、林改、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河湖长制、农村公路路长制等走在全国前列。

  五年来,围绕“产业优”,坚持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国家创新型省份、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200家,比2015年翻了两番多。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工业增加值由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6位,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实现“机器换工”约7万台(套)。厦航荣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实现全省零的突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45%左右。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占GDP比重从41.6%提高到47.5%。

  五年来,围绕“百姓富”,坚持改善民生补齐短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99.94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5404元增加到37202元。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增加4.1万张,常住人口人均预期寿命达78.4岁、比全国水平高0.8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所有县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成“两纵三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福州、厦门迈入“地铁新时代”,所有建制村通客车。新建改造城市道路、绿道及各类市政管网4万多公里,70万户居民搬出棚户区(旧屋区)住进新房,27.9万户居民住进公租房。

  五年来,围绕“生态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

  获批建设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走在全国前列。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9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水质综合合格率99.9%,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94.9%。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4%。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2年保持全国首位,九市一区全部晋级国家森林城市。

(责编:吴舟、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