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厦门市集美区以建设“高素质高颜值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为目标,全面深入推行河湖长制,通过强化截污控源、推进系统治理、开展生态修复、建设绿色廊道等一系列综合治水和景观提升措施,守住了绿水青山,有效提升城乡宜居品质和营商环境。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厦门市集美区以推行河(湖)长制为解决复杂水环境问题的抓手,从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写好“水文章”。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有效河湖管护体系,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流域水质实现“质”的提升。
【成功案例】
深青溪连接灌口坑内水库与马銮湾湿地公园,它与后溪、瑶山溪都是集美区的三大“动脉”溪流。近年来,以“全力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为目标,集美区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委托中规院编制“三溪一库”系统治理方案,结合集美区实际工策划生成了44个水环境治理项目,其中就包括深青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 与深青溪一样,瑶山溪、许溪、拐仔溪等通过河道疏浚、控源截污、打造生态绿廊等一系列有力的治理举措,“双管齐下”推进水域整治和景观提升,流域环境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瑶山溪畔,一条3.6公里的绿道从风景湖公园延伸到马銮湾湿地公园,岸边黄花风铃木、美人蕉盛开,令人心旷神怡。
【亮彩数据】
1、治水项目高效推进。牵住“水质提升”牛鼻子,集美区抓住治理工程攻坚年,“三溪”44个治水项目工程高效率推进中,总投资约为5.17亿元,截至目前,项目开完工率为95.12%。
2、水质显著改善。许溪下庄鱼鳞闸、深青溪浦边桥两个省控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Ⅲ类标准,坂头-石兜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杏林湾水库水质均值达到Ⅴ类标准。
(屈应雷 刘森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