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热词”不断刷新人们对新技术、新应用的认知。数字化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也让网络和信息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4月26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召开以来首个“网络和信息安全论坛”在福建福州举行,论坛以“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福建省网信办、省地方金融局和三明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承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邢善萍出席论坛并致辞。
杨小伟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创新网络安全教育模式,探索人才赋能的新机制;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攻关,激发协同创新的新活力;优化网络安全产业环境,构建产学相促的新模式;促进网络安全资源共享,打造融合发展的新平台,为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邢善萍表示,福建将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坚持促进健康发展和防范风险并重,广泛深入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快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优化网络创新生态环境,大力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持续深化项目、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对接,共同谱写“数字中国”新篇章。
论坛现场,来自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域专家学者、政企代表共同研讨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产业发展为依托的网络安全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生态。
话技术:突破大数据局限
“过去三年的数据总量,比以往4万年还多,2019年的数据超过40ZB,未来数据资源更具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大数据最大的问题在于结果不具有可解释性,基于网络供给问题,会造成数据失窃、篡改,使得数据处理结果缺乏可信性。
对此,邬江兴提出“拟态防御”,将“未知的未知安全威胁”变换为“已知的未知安全问题”。“大数据试验场是面向当前大数据安全问题设计的试验平台,这对大数据应用乃至整个信息领域的学术、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基础性作用。”
4月26日,网络和信息安全论坛在福州举行。人民网 谢小姿摄
身处大数据时代,少不了数据交易。中国电科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松提出,数据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交易过程几乎不产生物质消耗,反而会激发新的知识和价值。“当前制约数据交易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安全风险,使数据用户‘不愿交易、不敢交易、不能交易’。”他认为,解决数据交易过程的问题,要从技术和机制两个层面突破。
“运营商要做‘挑扁担的人’,一头挑起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一头挑起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总经理张滨表示,为数字中国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运营商要在建设数字中国过程中发挥“扁担效应”,推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整个数字社会化转型。
话人才:培养融合型人才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威胁与日俱增,既有来自国家行为体的安全威胁,也有来自非国家行为体的安全威胁。”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指出当前培养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的急迫性。他表示,建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他建议,要重视和加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应进一步加大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精准科研投入;既要重视工程训练,更要强调高层次人才培养;特别注意“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在圆桌对话环节,各位专家、企业代表畅谈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观点与经验。“企业要发挥作用,产教融合,融合政府力量、企业资源来培养人才,网络空间安全才会发展得更好。”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主任魏昊提出,要多层次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培养,同时要健全标准评价体系,“标准评价体系可以使社会用户很快发现人才,识别人才,不要仅靠当前的评价体系标准,要建立权威的、大家认同的评价体系。”
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域嘉宾开展圆桌对话。人民网 谢小姿摄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云晓春认为,学院派和实战派的有机结合是未来培养网络安全人才需关注的重要问题,“一类人做基础领域研究,专门研究模型等;另一类人要实操性地解决现实中碰到的问题。”
此外,永信至诚董事长蔡晶晶、恒安嘉新董事长金红、天融信董事长兼CEO李雪莹、绿盟科技董事长沈继业等嘉宾也针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提出真知灼见,包括培养懂通信、懂AI、懂云的复合技术人才等。显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全行业都面临的、亟待进一步优化和落地的课题。
话产业:营造新生态发展环境
“未来网络安全有两大趋势,一是网络安全要保护国家安全,二是网络安全要融入数字化发展,为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保驾护航,要形成一个以网络安全为基石的良性数字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赵惟说。
网络安全如何为数字中国保驾护航?赵惟提出“一体两翼三态四稳”,“一体”是要数字化构建安全新体系;“二翼”是强调保护和开放;“三态”是成为信息资源初始态、原生态,最后形成数字资产态;“四稳”主要是加快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水平和数字生态。
畅想网络安全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安全学院执行院长俞能海表示,“教育、技术和产业关系到底怎么融合,我个人理解是掌握了先进技术的这些人才再赋能于产业,从这样的视角来看,人才是整个产业、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发展的关键。”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未来网络安全的驱动力来自市场,相关产业会呈现人文化、具体化、智能化、产品化四个趋势。
网信产业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人民网 谢小姿摄
面向未来,应如何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我认为最关键是两个环节,一头一尾,抓头就是如何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转移,能够把科研院所一些好的基础性技术向企业辐射;抓尾就是要注重和产业、行业结合起来,网络安全也需要跨界,需要和行业需求应用场景紧紧捆绑。”奇安信首席战略官兼副总裁刘勇表示。
网络和信息安全产业的“未来”已来。论坛举行同时,还进行了网信产业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达成14份战略合作,内容涵盖网络服务、技术研发、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汇集了政府相关部门、网信领域企事业单位。各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了网信领域全方位的战略对接和持续合作,未来将不断拓展互惠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