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永葆特区发祥地精神 奋力谱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2021年04月29日19:54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图为崛起中的东部新城。厦门湖里区供图

湖里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厦门湖里区供图

4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湖里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从地处海防前线的小渔村华丽转身,湖里蝶变为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在时代发展中沉淀孕育出特区发祥地精神——“科学谋划、统筹全局、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人为本、和谐共融”。

40年来,湖里区接续奋斗,一茬接着一茬干,引领全区发展。2020年,湖里区GDP总量1395.7亿元,财政总收入259.3亿元,是1987年建区后第一年收入的8284倍;每平方公里GDP18.9亿元,全国排名前20;人均GDP12.6万元,全国排名前30。这一串串耀眼的数据背后,是四十载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向人民交出的优异时代答卷。

一代代湖里人永葆特区发祥地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科学谋划 统筹全局

特区发祥地启航的前行方向

1987年湖里区建区之初,市区两级制定了包括特区发祥地在内的系列配套规划。1991年,厦门市修编《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将湖里区分为湖里分区规划和厦门市东北部分区规划,并首次编制《厦门岛东北部地区分区规划》。2003年,厦门市编制完成《湖里区城市化用地控制规划》《湖里区农村城市化和发展用地控制规划》《湖里区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调整)》等配套规划,使各类规划编制覆盖湖里区全域,形成“1+N”的规划模式,为湖里区初创时期沿着科学轨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飞跃发展,源自精心规划。湖里区以一个个科学规划为牵引,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分解,一项任务一项任务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实践证明,“一张蓝图绘到底”让湖里区在时代发展大潮中保持战略定力,找准“成长坐标”,确保不走弯路和少走弯路。

改革创新 锐意进取

特区发祥地奋进的不竭动力

40年前,第一代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者们将规划地图铺展在湖里小山包的地瓜地上,谋划出路。在历史进程中,初创者们“晴天扬土灰,雨天一脚泥”,在滩涂上弯腰捡石、奋镐勤锄,为特区建设铺设坦途,催生了当时闻名全国的“湖里速度”——仅用143天就建成4号厂房。

欲想筑巢引凤,首当其“飞”是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张白纸上搞建设”,特区初创期建成全国第一个以“国际”冠名的民用机场,在全国经济特区中第一家开通程控电话,以及推进东渡港口、供水供电、通用厂房等“七通一平”基础建设;率先引进国外资本、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印华地砖厂、华美卷烟厂、厦华电子、东南铝业等一批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孕育而生,外资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落地湖里区,发展浪潮席卷而来。

2017年,深化小区治理,“党建引领、完善机制、力量下沉、项目带动”的举措,荣获首届全国十大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案例、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

2018年,推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大城管委”,建设“数字湖里”平台,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效能。

2020年,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建立“招商组+部门+街道+国企”机制,扩大平台经济试点,设立区级产业引导基金,招商引资实绩竞赛连续8次领跑全市各区……

40年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早已融入湖里区的基因里,成为推进全区发展的“根”和“魂”,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

海纳百川 开放包容

特区发祥地成长的显著标识

40年的实践证明,特区已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龙头”。在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发展实践中,湖里区培育了全球视野。

厦门经济特区设立,湖里区先行先试。1984年,第一家台资企业“三德兴”落户湖里,迈出了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第一步;2003年,高崎闽台国家级中心渔港投入使用,促进对台渔业发展;2007年,五通海空联运码头启用,台胞往来更加便捷;2009年,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建成,成为大陆最大的台湾零关税水果进口集散地;2018年,发出全市第一张“台胞居住证”,让台胞在大陆生活更有归属感。通过一系列对台举措,湖里区已成为台资企业集聚地、农副产品转运地和两岸旅游对接地,着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湖里区尝试台胞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聘请台胞担任涉台检察联络员、社区主任助理、小区业委会主任。通过在全市建立“涉台法律服务工作站”,对台服务示范社区,开通医保、办证、子女就学等9类社区绿色便台通道,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截至2020年底,湖里区拥有外资企业总数3000多家、投资总额约170亿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有46家66个项目落户。拥有厦门自贸片区、厦门火炬高新区、厦门两岸金融中心、五缘湾营运中心、湖里创新园、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等重大片区和产业园区,拥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千亿产业链,航空维修业产值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来了就是湖里人”,这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人对湖里区的评价。开放包容的胸怀,让湖里区成为安居创业的乐土。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引进和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473名,其中,从海外引进35名;吸纳66万外来人口,约占全区人口的60%,仅去年接收高校毕业生就达1.6万人。

攻坚克难 真抓实干

特区发祥地腾飞的实践品格

特区创立之初,第一代建设者们在这里破土开荒、修路建房、筑港搭桥。“有路路不平、有灯灯不明、三餐喝稀粥、出门靠步行”,是他们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条件下,东渡港、厦门大桥、高崎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平地而起”,在一张白纸上绘就出令人叹服的精美画卷。

40年披荆斩棘,湖里区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理念,践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工作方法,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气神,啃下一个个“硬骨头”,排除发展道路上的一块块“绊脚石”。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为提升城区整体形象,解决飞机航线下民宅建筑规则不一、屋顶形式各异、颜色杂乱、建筑“第五立面”不协调等问题,2016年11月,湖里区从全区抽调300多名干部,实施“平改坡”和“外立面改造项目”。

在推进创建工作中,湖里区面临“城中村”多、外来人口多、重大项目多等诸多困难。湖里区首创“六个一”工作机制,实行“路长制”压实责任,采用“以克论净”的考核办法,推行“随手拍”的信息采集方式,文明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创建第六届全省文明城区工作中,湖里区荣膺“省级文明示范城区”称号,成为全省首次获此殊荣的三个区之一。在2020年度厦门市文明城区季度暗访测评中,湖里区全部荣获第一名。

40年来,湖里区靠的就是特区发祥地这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汇聚成的磅礴伟力,推动着特区发祥地建设“爬坡过坎”“闯关夺隘”,提速奔跑、跳起摸高,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

以人为本 和谐共融

特区发祥地蝶变的博大气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里区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八山三水”为轴,将山、水、林、湖、海串联起来,山海健康步道、仙岳公园、五通灯塔公园等景观尽显风采。山海健康步道环绕城区,全区高达41.2%覆盖率的绿化点缀其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9平方米。

湖边水库片区拓展为本岛东部集生态水源、生活居住、商业商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重要中心城区;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则成为国家自然资源部推荐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昔日的盐田滩涂化身为厦门城市绿肺,从前的荒山野岭蝶变为城市“新客厅”。

城区建设质量不断提升。湖里区全域治理高效推进,实施清新水域工程,设立“河长制”“湖长制”、片区综合联防联控,2020年底,基本实现68个排海口晴天污水“零排放”。开展“蓝天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计划”,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5%以上。清新土壤工程同样成绩斐然,在2020年全市垃圾分类8次工作测评中,湖里区7次荣获第一。

湖里区致力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近年来,全区新增医疗机构98家,床位数3281张,人均医疗资源居全市各区第一。新批办56所普惠性幼儿园,新建、改扩建17所公办校(园),新增学位12755个。建成8个“爱心屋”,12个“爱心驿站”、2条“爱心文明一条街”。增加1万余个公共停车位、建设10个“口袋公园”,推进薛岭新村等18个安置房项目建设,生活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前所未有。

40年征程波澜壮阔,40年发展初心未变。湖里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在新征程上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文/湖里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图/湖里区委宣传部 提供)

(责编:陈楚楚、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