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同安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陈清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1年04月30日14:17  来源:厦门网
 
原标题:同安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陈清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人物名片】

陈清地,1962年6月出生于厦门市同安区,1986年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工程部项目经理。曾荣获厦门市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陈清地(中)在项目现场检查工程质量。同安区供图

他是“探测仪”,狠抓工程质量,不放过无论多细小的安全隐患;他是“真学霸”,从一名普通建筑工人经过二十多年顽强拼搏,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他是“好大哥”,工作中严谨认真,却总能给同事们带来温暖。

他就是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工程部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陈清地,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作为一个在钢筋混凝土中筑梦的人,陈清地用自己的执着,带领团队创新探索,高质量完成一个个项目,为企业、行业乃至社会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严谨认真

严抓质量管理 不放过细小瑕疵

“安全是生产的保证、是生产的灵魂。”这是陈清地的口头禅。从业二十余年,他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从未松懈。在尘土飞扬的项目工地间穿梭工作时,他那股从容坚韧、严谨认真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令人敬佩。

“你们班组不是有个工人夹到手了吗?你为什么没说啊?”有一次周例会,各班组汇报工作,有个新来的管理员汇报完施工进度要坐下来的时候,陈清地严厉地责问了他。这个管理员愣住了,怯怯地说:“是啊,不过是轻伤,就是划了扣件一下,部门包扎一下就好了。”

平时待人和蔼的陈清地,却一改往日的轻声细语,当场发火了。他严厉地批评:“事故再小也有原因,如果不改正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大事故。你们不能因为这次没什么就麻痹大意,我们肩上的责任是很重大的。大家一定要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一刻都不能松懈!”

正是这种严防死守不放松的态度,陈清地像探测仪一样,不断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织牢织密项目工程管理的“安全网”。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清地的高标准、严要求保证了所负责项目的出色成绩:“古庄新村5号楼”“古庄新村16号、17号楼”“大兴商场3号、6号楼”“厦门国际银行科技研发中心(一期)”“五显科技研发中心配套住宅”等项目被评为市级文明工地,其中,“古庄新村16号楼、17号楼”“公园道1号”被评为福建省安全生产文明工地。

此外,秉持着“质量第一”的管理方针,陈清地在精品工程项目建设方面也取得骄人成绩。“厦门五缘水乡1号楼、3号楼、游泳馆、网球馆”等项目被评为厦门市优良工程,其中,“古庄新村5号楼”“厦门五缘水乡1号楼”被福建省评为优质工程并授予“闽江杯”荣誉称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清地同志所负责的厦门国际银行科技研发中心(一期)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均排在全省、全市区前列。2016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福建省、厦门市、区组织全国建筑施工、监理单位人员到工地观摩和学习,观摩人数达5千多人。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新,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省、市、区相关领导的肯定和推广,获得全国与会专家与建筑同行一致好评。

传承育人

成立劳模工作室 为企业培养创新人才

既耐得住性子,埋头做研究;也挑得起重任,培养、提携后辈新人。采访过程中,负责项目获得诸多荣誉并且自身也获奖累累的陈清地,却格外谦逊低调,他常说,自己只是工程项目高质量完成中的小小一环,恪尽职守罢了。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陈清地说。为了培养更多实干奋进的创新型人才,他不仅一直在公司担任重大重点项目的经理,同时也是“陈清地劳模工作室”的带头人,承担起公司施工工艺创新的重任,并因材施教传承育人。

白天,他守在现场指导;晚上,他组织技术人员作技术交流,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研究,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解决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凭借着无私传帮带的责任感,陈清地为企业储备了诸多优秀技术人才。

“师傅不仅技术过硬,工作态度也十分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陈清地的徒弟小陈说,“废寝忘食”在陈清地身上是常有的事,他所展现出的风采,也绝对无愧于“执着”二字。

在软件园三期工程项目中,陈清地带领团队对该项目的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艺进行技术革新,克服了以往传统吊运和安装弊端,也避免了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不合格对隔震支座性能的影响。

“对比传统安装工艺,年轻工程师们和我一起创新探索的这个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安装施工过程中更具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推广性,在保证隔震支座安装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形成了一套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施工工艺。”陈清地介绍。

奉献担当

早到晚走拼工作 党员先锋冲在前

“老陈人很好,我有什么困难都愿意跟他讲。”“他是刀子嘴豆腐心。”中午午餐时,陈清地一改工作时的严肃,变得开朗起来,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成为大家心中的好大哥。

“一般人完成了工作,可能就拍拍屁股走了,可老陈不一样,他会利用吃饭的间隙,帮同事分析问题,梳理维修思路。”陈清地的同事老张告诉记者,每天早上陈清地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思考安排一天的工作,下午下班了,却又迟迟不归,仍要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坚信“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陈清地,作为党员干部凡事冲锋在前。

几年前,“莫兰蒂”台风给厦门带来重创,台风来临前,陈清地自告奋勇,身先士卒,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带领救援队伍通宵值班,严阵以待。台风过后,他第一时间随着救援队伍奔赴受灾现场开展救援。

“虽然作业时间长,但看着群众对我们投来感激、赞许的目光,还有群众自发组织送来慰问品,内心满是感动。”陈清地放弃了三天休假,始终战斗在抗台救灾一线,加入到古庄路、银湖路、环城路等路面救援队伍中,做到大灾面前,共担风雨,让美丽同安家园以最快速度重现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平时生活极为节俭的陈清地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在公司及社会上组织的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中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热情向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杨心亮)

(责编:陈楚楚、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