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家船民上岸、畲族村民下山……13国驻华使节见证宁德脱贫成就

林晓丽、王铣、郑窈

2021年05月13日10:11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我原来是渔民,一家人都住在船上,十四平方的船里,住下了六口人。”面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下岐村村民江成财回忆起“连家船民”的生活,“那时候最怕台风天,一到台风天,怕船翻了,就把小孩子用绳子绑在父母的身上。”

“您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生活怎么样?”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问。

“我现在做海鲜捕捞生意,收入还不错,一年有三十多万。”江成财乐呵呵地答道。

近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织来自亚洲、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3个国家驻华使节赴福建省参访。驻华使节们走进宁德市下白石镇下岐村与村民们交流。

使节们在参访下岐村。人民网 林晓丽摄

在下岐村的渔民广场上,摆放着一艘船:船侧有一双长桨,底部的船舱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的水舱用来装载鱼货,后面的空舱用来放置衣食杂物……曾经“连家船民”祖祖辈辈居住在这样的船上,以船为家,生活贫苦。

1997年至1999年三年间,下岐村采取“分期分批,全面搬迁”的办法,建设2个新村,6个安置点,从此,“连家船民”搬上岸、住上房、用上电,生活美起来、富起来。

从江成财的经历中,使节们见证了下岐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触颇深。“曾经的渔民和家人们在船上生活,后来通过搬迁上岸,他们得以为子孙后代谋求更幸福的生活。”佛得角驻华大使塔尼亚·罗穆阿尔多说。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宁德曾经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经过30多年的不懈奋斗,人均GDP从1988年的738元人民币增加到2020年9万元,增长了120多倍。在跨越式发展的三十年间,为了摆脱贫困,宁德人民致力于念好“山海经”,一边是连家船渔民上岸,一边是畲族村民下山,追求更幸福的生活。

宁德市七都镇北山村是个畲族村。“我们村子原先坐落在半山腰,交通闭塞,村子很穷,村民们的生活很苦。”北山村村支书回忆说,后来在扶贫政策的引导下,畲族群众搬下了山,村民们开始种植畲药、脐橙和草莓,如今每种产业的种植面积都有一千亩,三大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2400多万元;再加上附近引进了几家好企业,解决了周边村民们“家门口就业”的问题。“现在北山村人均收入达到25600元。”

在北山村畲族村民载歌载舞的欢声中,驻华使节们体验了一把畲族文化,同时也见证了畲族村民生活的变化。“北山村动人的畲族乐曲久久地回荡在我的心中。”在参访过北山村后,佛得角驻华大使塔尼亚·罗穆阿尔多说道。

“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部分村民仍居住在茅草屋、连家船;如今,这里正加快建设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宁德是中国减贫发展的缩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说,从宁德的脱贫经验中可以看到,中国为什么能夺得全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让最后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14亿人民一个都不少地告别了绝对贫困,过上了安宁幸福生活,创造了世界减贫发展的伟大奇迹。

林松添会长表示,希望通过此行,让驻华使节和中外媒体眼见为实,亲眼见证中国减贫发展的伟大成就,共同分享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解决问题的摆脱贫困、保障人权的理念和实践,希望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和启示。

经过此行,大使们纷纷表示,宁德的脱贫成就眼见为实,是中国伟大脱贫成就的缩影,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励了我们,我们正在根据自己的国情,学习中国减贫的经验。”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说。

(责编:林东晓、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