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5月25日电 (余乃鎏)25日,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厦门市执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在2021年高、中考期间该局和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等联合治理噪音相关举措,并解读有关建筑工地噪声污染控制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努力为该市广大考生营造中高考良好的“静音”环境。
两部门联合“禁噪控噪”
厦门市执法局介绍,为保障该市学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休息及应考环境,该局已于近期联合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2021年高考和中考期间严格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
根据《通告》,5月23日至6月9日以及6月18日至6月27日,有关噪声在规定区域将被依法限制乃至禁止。厦门各级生态环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将陆续开展“禁噪控噪”专项行动,加强现场监督、组织巡查、严格执法,依法严惩违反规定造成噪声扰民的有关行为。
《通告》规定,在上述两个期间内,一切噪声源排放噪声,都必须控制在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内,严禁超标排放。其中,按职责分工,厦门城管执法部门将重点主抓落实以下“禁止性”规定。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每日12:00至14:30及18:00至次日8:00,禁止从事产生噪声、振动的室内装修活动;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或其他发出高噪音的音响器材等方式招揽顾客、宣传商品和服务;禁止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餐饮业及其他商业活动场所边界噪声超过规定标准;禁止工业生产企业厂界噪音超标。每日12:00至14:30及22:00至次日6:00,禁止在居住区、文教区、混杂区进行任何产生噪声、振动超标的活动。
特别是在6月7日至9日高考期间以及6月25日至27日中考期间,各高考或中考考点周围100米范围内按居住、文教区I类噪声、振动排放标准执行,该范围内一切噪声源必须严格控制,不得超标排放。其中,6月8日以及6月26日的14:45至15:30,分别为高考、中考英语听力考试时间,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各高考和中考考点周围100米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产生噪声、振动的生产经营活动。
开展建筑工地噪声污染防控专项工作
为策应今年中高考期间“禁噪控噪”工作,厦门市城管执法队伍已着手部署和开展社会生活和建筑工地噪声污染防控专项整治工作。据悉,该专项整治工作分为宣传整改、集中整治及总结提高三个阶段。
其中,整治时间从5月23日起至6月27日,重点整治时间段为5月23日至6月9日及6月18日至27日,整治内容重点是控制居民区、学校周边社会生活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考点周边建筑工地为重中之重。
5月23日晚某工地执法现场。 厦门市执法局供图
据介绍,高考前15日内、中考前7日内,厦门市执法局将重点严格查处建筑工地内超时超标进行桩基施工、土方施工、混凝土施工等产生的噪声扰民违法行为。高、中考考试期间,厦门市、区两级城管执法部门将在各考点配置至少两名队员的执法小组,通过“定点值守、流动巡查、分块检查”等工作方式,对考点周边进行不间断巡查,并明确其执法责任,力保考点100米内敏感区域不发生噪声污染行为。
厦门市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集中整治阶段,该局还将会同建设、生态环境部门等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对顶风违法的施工单位除严厉批评教育外,其违法行为将依法顶格从重从严处罚,并计入企业信用平台。
数据显示,5月以来,厦门市、区城管部门已检查各类建筑工地500多家次,现场纠正各类问题60余处,立案查处噪声、振动超标类案件十余起。其中,5月23日至24日,已出动执法人员316人次,巡查路段247条,检查工地62个,作出行政处罚5件。
启动“爱心驿站”服务中高考
与往年服务中高考工作相比,今年厦门城管执法部门还加强了发动社会共同参与和强化源头监管,以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并进一步提升城管服务形象。
从5月23日起,厦门市城管执法部门已启动3个高考考点周边的志愿爱心服务驿站的筹备工作,届时,将以城管服务驿站为平台,动员周边施工单位、医院、商家店面及社区等提供各种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并将此组织推广到各区。同时,各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还将在居民小区开展“洁净家园”行动,在辖区关键节点、重点区域安排执法人员24小时值守,管控噪音等各种扰民问题。
厦门城管部门开展志愿爱心服务。 厦门市执法局供图
此外,注重从末端执法处罚延伸到前端引导自律,厦门市城管执法部门将联合建设、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加强从源头上督促全市范围内各类项目在建工地落实“静音”措施,减少项目施工带来的噪音、扬尘等现象,并在各区同步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渣土车运输污染等配套整治行动。
厦门市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高考、中考是学子们人生中的重要考试,呼吁各类容易产生噪声的企业和市民自觉加入到创造“静音”环境的活动中来,助力考生们打好“攻坚战”。工作人员提醒,一旦在规定的时间、区域内发现有工业噪声污染、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等,市民们可拨打24小时市民热线12345或城管专线12319进行举报、投诉,执法部门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严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