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5月31日电 (余乃鎏)近日,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简称“集美法院”)干警来到该区后溪镇仑上村等4个村居,开展主题为“典亮法治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的定制普法活动。
期间,针对村民们的“急难愁盼”,集美法院改“漫灌式”普法为“滴灌式”普法,为当地村民量身定制普法内容。据悉,这是该院连月来深入开展“问需于民 一村一治理”工作的缩影。
“定制普法”回应民需
今年3月中旬,集美法院召开“问需于民 一村一治理”座谈会,揭开了该院全面调研工作帷幕。其后,该院三个责任庭室明晰分工,全面对接覆盖该区六个街镇,通过实地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多种方式,深入调研各街镇村居纠纷特点、村规民约运行状况及治理需求等,最终绘制出各街镇村居纠纷治理“需求地图”,并通过回访答需,陆续在有关村居有针对性地为村民提供精准法律指导。
集美法院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前期调研,该院发现辖区内村居当前主要存在4类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于是选取了仑上村等四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村居进行回访答需,并在这些村居开展定制普法活动,以精准普法指导、类案释法答疑、现场示范解纷、司法建议促改等方式精准施策,助力解决村居纠纷防治共性难题。
仑上村定制普法现场。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针对仑上村村民普遍关切的“房屋租赁纠纷频发及电动车私拉电线现象突出带来安全隐患”等问题,这场定制普法主题活动,以电动车安全管理问题为切入口,以点带面详解房屋纠纷风险事项,制发《房屋纠纷风险防范指南》,提示规避法律风险,规范乡村房屋租赁市场管理。同时,该院还与当地派出所、村委会召开座谈会,分析研讨该村纠纷特点,三方合力构建村居类型纠纷化解的立体化格局,源头化解村居纠纷。
接下来,集美法院干警们还将继续走访区内10个村居,推广纠纷治理有关方案,力争实现“一村一治理”效应,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机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着力推进诉源治理
据悉,集美法院当前深入开展的“问需于民 一村一治理”工作,是该院“三项治理”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2020年6月起,集美法创建“一体三翼”诉非联动纠纷共治模式,整合解纷资源、创新解纷机制,融入嘉庚精神,取得纠纷预防化解的良好成效。今年以来,该院持续深入完善该项机制,发布《“一体三翼”诉非联动纠纷源头共治白皮书》,体系性提炼诉非联动纠纷共治的经验模式,公布纠纷联动治理的十个典型案例,示范指引相关领域纠纷的预防和化解。
专项普法指导。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其中,在“一体三翼”纠纷共治体系的基础上,集美法院建立健全“三项治理”机制,包括向前延伸,推进“预防治理”,由法官带案下访,主动对接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以案说调促类案化解,开展调解培训指导,提升非诉机构诉前化解纠纷能力;向细着眼,强化精度治理,问需覆盖全辖区各街镇,实地走访落实“一村一治理”,提升纠纷治理精度;向后疏解,强化衍生治理,以判后回访促纠纷问题实质解决。
集美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该院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深入开展“问需于民 一村一治理”工作,坚持群众路线,通过“调研需求、回访答需、提升服务”,来着力精准施策、回应新时代村居纠纷治理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际问题,不断推进“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
接下来,该院还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实地走访中察民情、听民声,向群众问需问计,听取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回应民生需求,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推进诉源治理,努力提升辖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