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6月3日电 (余乃鎏)2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发布《2020厦门市生态环境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2020年厦门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跃升创优,《公报》显示,厦门市“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目标各项指标任务全部完成,取得了“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空气质量排名全国前列、生态环保工作全省领先、公众满意率居全省前列等成效。
鼓浪屿美景。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2020年,厦门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12369信访投诉量大幅减少,同比下降71.12%。在当年度省对市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以及在省有关部门委托第三方开展的公众环境质量状况满意度调查中,厦门皆名列福建第一。
在2020年,厦门环境部门还创下多项之“最”。其中,助力该市营商环境建设力度为近年最大,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率先在福建实现“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成果落地应用,环评管理“五个一”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厦门环岛路风景怡人。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同时,筼筜湖综合治理模式、海上环卫机制、“多规合一”与项目审批模式改革、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以及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模式”等五项改革,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措施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在福建范围内,厦门生态文明建设“三合一”考核、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试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排污权交易制度等改革经验,也得到复制推广。
《公报》详解了厦门市2020年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辐射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七大环境质量状况。
2020年,厦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合计365天,仅有一天出现臭氧轻度污染,东坪山片区建成了福建第一个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优,主要湖库水质良好;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改善,特别是海滩垃圾,无人机航拍数量密度为全省沿海7地市最低;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稳定,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环境处于正常水平,未发生放射源失控事件。
此外,厦门市多措并举,强化各个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深入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完成65个“绿盈乡村”申报,累计创建127个。其中高级版“绿盈乡村”占总数的8.67%。
厦门持续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为中华白海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供图
厦门环境部门坚持规划引领,修编《美丽厦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规划(2020~2035)》,完成《厦门市生态控制线分级管控对策》基础调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6大行动、36项改革任务,全市56项改革成果落地生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样本”。此外,通过着力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审批服务,以及不断加强要素保障等,助推厦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