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福州高新区:党建“红色引擎”驱动企业做优做强

林盈
2021年07月20日18:09 |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小字号

党建引领基层,党建赋能企业。近年来,福州高新区党建发挥“红色引擎”推动力,通过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凝聚力,带动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基层党员形成带动力,企业党组织凝聚创造力,随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感日益凸显,在优化自身的同时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展现出了助力脱贫攻坚、带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非公力量。

党建引领基层 “最强根基”推动企业发展

“研发、生产、质检等部门中,都有优秀的党员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党支部书记李晓玉感慨道,扎根于基层的党员们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该企业申请一重要生产许可证时需要人手下到生产基地进行质量管理和人才培训。然而,因工厂地处闽北山区,交通不便,而且公司业务尚不成熟,不少人都犹豫了。派谁去从零开始培训技术人员、建立生产管理体系呢?

技术人员在闽北山区种植基地中指导农户种植。仙芝楼供图

“当时只想到公司需要我就上了。我懂技术也有经验,是合适的人选。”最终,党员周美燕主动请缨,积极走村入户与当地工作人员打成一片。不仅在基础条件较弱的情况下让企业顺利通过了许可证验收,还建立完善了标准的生产管理制度,并开展多批技术人员培训,培养起一批质量管控方面的人才。“作为党员职工代表,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基层党员的韧性和拼劲,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李晓玉说。

在福州高新区,在基层发挥着模范作用的党员们正成为企业的一道“风景线”。近年,不少非公企业党组织在高新区党委的推动下设立了党员先锋岗,组建起了“最强根基”。截至2021年4月,福州高新区已设立100个党员先锋岗,50个党员责任区。

一家福州高新区非公企业的负责人表示,遍布于各个岗位的党员们在工作中“亮身份、亮承诺、比作为”,不断发扬企业主人翁精神,常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了不少“金点子”。非党员员工们也在党员的带动下形成了积极昂扬的生产氛围。

党建赋能企业 “红色引擎”增强企业活力

“一开始我们对党建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但随着企业发展我们发现党建能为企业带来不小的赋能作用。”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罗志青介绍,该企业党员比例较大,党建工作成效显著。近年通过强化党建工作,企业职工逐渐形成了积极钻研、勇于攻坚、团结克难的良好氛围。尤其在海上风电、综合能源等技术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党员职工,企业专业技术水平已达到了行业领先地位。

海上风电场工程。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不仅是在内部,福州高新区定期召开的党、政、企三方交流座谈活动也为非公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上市企业座谈会、区内科研院所、孵化性企业座谈会等系列座谈会,旨在让企业晒出亮点佳绩,提出问题、难题,并形成良性互动,在问题导向下,对症下药,实现党建赋能。

截至2020年底,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超98%;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93%。政校企党组织“载体共用、资源共享、区域共治”,党建形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通过职工联欢会、合唱比赛、微党课等活动,园区内越来越多党组织建立起了更深入的互动交流。

随着企业党建新亮点、新特色的挖掘,永福电力党委、博思软件党支部、北卡科技党支部、久策集团党支部、仙芝楼党支部等一批党建示范点成立,并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原则,沿海西园高新大道和科技东路,打造了一条党建与高新技术企业相互融合的政治经济示范带,持续扩大党建影响力。

同时,利用高新区政策、人才、企业集聚优势,在党建作用下,优质资源形成联动之势。2020年,园区拥有青年创客3000多人,有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级重点专家、省以上人才计划专家60人,院士(专家)工作站29个、博士后工作站10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40个。“一站式”平台服务,将人才公寓申请、社会保险办理等14项服务,纳入“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畅通企业服务通道,提升服务企业水平。

党建助力社会服务企业勇担社会责任

在闽北1000多亩灵芝种植基地里,一株株标准化栽培的灵芝生机勃勃。“我们把运送来的灵芝菌包整齐摆放上架,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开出美丽的‘鹿角之花’。”刘美英说,自从跟着仙芝科技学习种植灵芝,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们两夫妻不用去城里打工了,灵芝就是我们的‘致富花’!”

6月10日,福州高新区、仙芝楼、光大银行共同启动了“礼赞百年华诞 礼敬百名党员”公益行活动,在全国各地走访慰问百名优秀党员代表,通过公益活动弘扬优良传统,传承革命精神,不断推进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取得了不俗社会反响……

在福州高新区,经济效益并不全是非公企业追求的全部。在党建引领和带动下,越来越多企业承担起了社会责任。“扶贫车间”、爱心慰问等善举是高新区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的缩影,在帮扶关爱弱势群体、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扶老助残、赈灾助学等方面都有着非公企业的身影。

“在和其他党组织共联共建中我们不断意识到,帮助有需要的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李晓玉说,通过这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仙芝楼实现了以党建带群建,让不少非党员职工也加入进来,“让大家都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了。”

(责编:吴舟、钟巧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