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厦门城管铁军 听听城管军转干部的奋斗故事

聂军华:善创新的多面手 困难面前总有金点子
入伍时间:1994年
转业时间:2011年
职务:海沧区城管局广告办负责人、机关党支部书记
荣誉:先后4次被海沧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评为优秀个人;2015年12月被海沧区人民政府评为城市市容环境管理优秀个人
聂军华(右二)在执法现场。
2011年12月,聂军华转业到海沧区城管局。军旅生涯带给他的不仅是红色光环,还有坚韧不拔的品格。他总说:“不断学习、自我提升,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城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足足有三十几本,刚转业的聂军华认真“啃”了起来。为了规范执法,他还自制一本“执法文书手册”,摘抄、整理常用的法律法规条款,在执法过程中时不时拿出来查查。他还总结出了一套执法必备“四法宝”——一本执法证、一部执法记录仪、一本执法文书手册、一个指南针。渐渐地,这“四法宝”传开来,大家都说聂哥的“小心机”真实用!
2017年8月,海沧区城管局广告办组建。“当时,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是大家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涉及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知识,工作难度较大。”作为海沧区城管局广告办负责人,聂军华带领组里三人奋战三个月,牵头编制相关规定和导则。可以说,全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章制度的制定,有着聂军华一份功劳。
2019年,聂军华从科室转到机关。“机关工作,政策性、规范性非常强,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又要有开拓的意识。”聂军华边学习“充电”,边着手抓支部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党建水平,发挥机关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陈江达:人性化执法标兵 努力扮靓城市环境
入伍时间:2000年
转业时间:2013年
职务:同安区城管局新民中队中队长
荣誉:在2015—2017年度精神文明创建中,被评为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陈江达入户向商家宣传城管政策法规。
“占道经营,把路堵了,万一引发事故,不仅害人也害自己。”“请您把烤炉收进去,放在门口既污染空气也影响市容。”每天清晨,新民片区街头就会出现“城管蓝”。陈江达永远是打头的那一个。辖区内大大小小的市容问题,他都用心处理,督促整改。
从一名部队指挥员到一名城管执法人员,陈江达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到岗位上,不惧挑战、迎难而上。“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很多老百姓不理解、不配合,我们必须以理服人,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陈江达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说起管好市容的秘诀,陈江达的回答是,设身处地、人性化执法。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他总是不厌其烦宣传教育;遇到占道经营、乱堆乱码、乱张贴广告等违法行为,他会耐心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不知不觉中,能说会道的“唠叨神功”渐渐练出了功底,他和店家也培养了一股“默契”:看到陈江达来巡查,大家主动打起招呼,随手把店门口规整好。
柔性化执法背后,是坚守底线,廉洁奉公。有一回查处占道经营,店家见陈江达一脸和气,便偷偷往他口袋塞自助餐券,没想到陈江达一下变了脸色,果断回绝。店家碰了壁,还被陈江达教育了一番,乖乖整改到位。铁心向党、忠诚奉献,陈江达的军人本色,让他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忘我奋斗,通过自身的努力换来了辖区市容环境的持续好转,让居民享有更美丽洁净有序的家园。
李茂君:有担当的队伍带头人 总把困难留给自己
入伍时间:1999年
转业时间:2016年
职务:翔安区城管局新店中队党支部书记
荣誉:2020年被评为翔安区“征拆工作先进个人”,所在党支部被评为翔安区“基层先进党组织”
李茂君
从一名现役军人,到基层城管队员,再到城管执法中队长,2016年转业的李茂君,很快成长为城管工作多面手,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方法,全靠那股拼搏进取、勇挑重担的精气神。
去年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期间,新店中队要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132宗拆除任务。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队员们犯了难,一时不知从何下手。干部会上,李茂君当场表态:“不要怕,你们先挑最轻松的,难啃的骨头留给我!”此后,李茂君带着队员进村居宣讲法规,劝导业主搬离,制定攻坚方案,加班加点组织拆除,先后开展12次执法行动,拆除面积39820平方米,圆满完成了任务。
这只是李茂君解决工作难题中的一个缩影。近几年,翔安区新店片区建设如火如荼,诸多重大项目全面展开,“两违”管控、征地拆迁等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更好地服务保障片区建设,李茂君积极总结、大胆实践,形成“服务先于执法、执法强于人情”的工作思路,使得工作推展得开、取得实效。去年以来,他带着队伍先后参与新店辖区59个重大项目保障工作,征收土地1.6万亩、房屋35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的建设。
(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通讯员 陈俊芳 陈梦璇 图/市执法局供图(署名除外)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