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漳州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步伐 促进农村建设品质持续提升

2021年09月30日08:07 | 来源:福建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城乡共饮一碗水

  龙海内云水厂入选2021年度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名单。(资料图片)

  8月6日,水利部公布2021年度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名单,龙海内云水厂入选,成为我省四个入选水厂之一。

  解决城乡供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农民群众有水喝、喝好水,漳州从未停止脚步。今年,漳州市水利局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六比一看”竞赛活动为抓手,将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列入竞赛项目,细化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参赛项目名单,梳理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问题清单,“把脉问诊”找准弱项短板,“对症下药”攻克痛点难点,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促进农村建设品质持续提升。

  打破“多头供水”局面

  以往,漳州农村的饮用水主要来源于附近山泉水、地下水,各地此前建设了一些小型农村供水工程,但存在建设规模偏小、标准较低、水处理工艺简单、水质时好时坏等问题。

  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不断提高农村用水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近年来,漳州市水利局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据漳州市水利局二级调研员郭阿其介绍,截至8月底,漳州14个有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任务的县(区)中,10个县(区)已开工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十四五”期间,漳州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计划总投资106.93亿元,到2025年,将基本实现城乡居民饮水同质同服务,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的目标。

  “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后,将打破原有‘多头供水’的凌乱局面,转变成由一家县级水务公司统一负责,统筹推进,一体运作。”郭阿其说,组建县级水务公司,让“多头管理”转为“步调一致”,各县(市、区)组建的水务公司将作为城镇与农村“合二为一”的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投融资、工程建设、管护维养“三位一体”的建管平台,推行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

  作为漳州主城区的芗城,已于去年启动覆盖70多个村(居)、总投资4.86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该项目预计于2023年12月完成,届时芗城全区城乡饮用水将实现“同网、同质、同服务”,惠及人口约14万人。

  “我们采用的是EPC+O模式,这也是全省首个以EPC+O的模式进行招投标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芗城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晋忠说,EPC+O模式是指设计、施工、采购及运营一体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方和施工方能有效衔接,加快项目推进,缩短工期。此外,项目的运营方也会提前介入,参与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控。通过该模式,有效克服了各参建方技术制约和脱节的矛盾,有利于参建各方实现技术合理衔接,从而实现项目质量和进度最大化。

  引来清水润民心

  “现在,一打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自来水,我们老两口再也不用担心没水喝了。”日前,家住南靖县龙山镇龙山村外学组的陈建彪老人感慨道。

  老人口中的变化,是龙山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成果。在这之前,水源水质不稳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如今,自来水通了,家家户户有水喝,人人乐在心头、喜上眉梢。

  “这里常年供水不足,一遇到枯水期就会严重影响到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为了让群众有水喝、喝好水,我们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由村组集资,通过在岩石中打横井引水源、维修改造蓄水池,现在完全能够满足用水需求。”龙山镇副镇长沈明辉说。

  然而,寻找水源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南靖县水利局的牵头下,龙山镇水利站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实地调查,发动熟悉地形地貌的群众面对面沟通,反复推敲水源点和建设方案。最终,在距离蓄水池1.8公里的岩石处打深130米的横井2孔,并通过引水管和集水池,将泉水引至蓄水池供水。

  由于水源点大多都在大山深处,施工人员只能采取肩挑背扛的方式,把钻井设备、材料搬运到施工现场。“看着清澈甘甜的泉水从岩石喷涌而出,源源不断注入集水池,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施工单位负责人说。

  据南靖县水利局二级主任科员王元清介绍,南靖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计划将于10月份开工,届时将把各镇成熟的农村饮水工程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由南靖县水务有限公司统一进行改造提升和管理。南靖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项目建成后,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规模化水厂覆盖率达到80%以上,规模化水厂水源保护区划定率100%,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水质同服务,解决城乡供水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形成城乡供水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数字赋能城乡供水

  东山岛淡水资源十分贫乏,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80立方米。自2006年开始,东山县就开始有计划、分步骤推进东山村村通自来水建设。2011年,东山全县61个建制村通自来水,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县,实现“全岛一网、同网同源、同质同价同服务”的海岛型城乡供水模式。

  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规模扩大,水资源缺口不断扩大。如何提升城乡供水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建设节水型社会,同时,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喝好水”的需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9年,东山被列入全省首批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县。东山坚持建管并重,突出数字赋能,将数字水务建设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目前东山数字水务工程已进入联动调试阶段,将于10月投入运行。

  据东山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华振介绍,此前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众多管理系统就像散落的车厢,信息“火车”难以行驶。如今,数字水务系统将各个管理系统串联起来,实现生产自动智能、调度统筹合理、应急快速响应、管网全面监控分析、地理信息一张图呈现。

  在数字水务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红旗水库、水厂、泵站等各个部位水运行画面及关键数据,全县地下纵横交错的管网分布,以及各个村总表的位置和指数等情况一目了然。

  “以往,我们工作人员都要定期到现场检查供水设备,现在借助数字水务系统,就能实时采集设备数据,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安全运行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员成本。”柳华振说,一旦参数出现异常,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不同颜色预警,工作人员就能及时赶到现场处理。

  借力数字水务系统,东山县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过程中,走出一条以数字赋能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黄如飞 黄小英)

(责编:吴舟、陈蓝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