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举行 科技赋能让水产品副产物变“废”为宝

福建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举行。人民网 余杉芳摄
人民网福州10月29日电 29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对接福建省海洋三所、农林大学、省水产研究所等8家科研团队,在福州市连江宏东海洋生物产业园举办“科技创新赋能·引领渔业发展”成果产业化对接会。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翁新平出席相关活动。
当天,福建省海洋三所等8家科研团队进行项目路演,并分别与福建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水产品副产物开发利用及海洋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等学科领域项目合作协议,加快转化进程。据了解,每年福建宏东渔业在进行捕捞生产中都会产生大量的鲍(鱿、章)鱼副产物、大青鲨鱼皮、金枪鱼废弃下脚料等水产品副产物。此次对接活动将充分利用水产品副产物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元素的优势,将其更好的应用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翁新平在对接会上致辞。人民网 余杉芳摄
翁新平在致辞中表示,福建省海洋渔业系统走深走实产学研融合发展路子,不断加强项目成果对接转化,逐步实现成果对接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概略”向“精准”转变,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活动现场。人民网 余杉芳摄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相继举办了“福建海洋与渔业项目成果交易会”“福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成果交易会”,“十三五”以来对接项目713个,加强加大海洋新兴产业科研攻关和投入,研发海洋渔业新产品新制剂31种,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78件;做细做精“一对一”服务对接,先后组织海洋与渔业科技成果对接“集美大学专场”“厦门大学专场”“水产研究所专场”等活动,对接签约项目50余个。(李文平 余杉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